但自己沒有那個能力,比起自己,張良才是他應該尋找的,當年九哥哥還在的時候,就對他十分看重。
近年來,有聞他在儒家之內,頗有名聲,已然不俗,可為明證。
張氏一門,韓國五代為相,有張良的助力,成兒許多事情定然輕松許多。
“張良!”
“根據儒家那里傳來的消息,掌門伏念很看重他。”
對于張良的才學,紫女從來不懷疑。
他少年之時,韓國新鄭紫蘭軒已經證明了他的能力,更別說,還在他的手下得到教導。
以張良和韓國王室的淵源,他不會坐視不理韓成的。
“紫女姐姐,我親自給張良寫一封信如何?”
或許成兒也已經去請張良了,多年來的聯系,自己也對他說過,張良是大才,一定不要忽視。
可是從紫蘭軒的消息來看,張良一直在桑海小圣賢莊,沒有出游諸夏。
難道不想要理會成兒?
紅蓮那精致的神容上,有些不喜。
無論如何,也是過往舊人,張良怎會如此?
“不用寫!”
“他是一個聰明人,對于一個聰明人,外人很難影響他們,現在秦國大勢已成,縱然諸國之力匯聚一處又如何?”
“任由張良抉擇吧。”
紫女單手壓下。
紅蓮給張良寫信,所言不外乎讓張良盡可能的扶持韓成,希望有所得,甚至于恢復韓國之時。
果然如此,就沒有那個必要。
張良如果真的想要幫韓成,他不會選擇這個時候從儒家離開的,他自己會判斷一個最佳時機。
尋找最佳的切入點,和當年新鄭那個意氣風發的人一樣。
“紫女姐姐,秦軍如果真的攻入蘭陵城,他們會屠城嗎?”
從窗前離去,不知為何,紅蓮只覺得自己好像什么都幫不上,很無用的感覺。
對莊如此。
對成兒那般。
自己還能夠做些什么呢?
父王、九哥哥只希望自己好好活著,可自己不想要只是好好活著,自己也想要做一些事情。
做一些有用的事情。
蘭陵城這里的人走的越來越多了。
一些庶民和富商大賈離去也就罷了,進來,還有一些諸子百家的人離開。
一開始,墨家巨子路枕浪還有些攔阻。
現在卻是不為攔阻了。
誠如此,抵抗之力越發之小。
遍觀先前同秦國長期對峙的城池之戰,下場都是極為慘烈的。
“屠城?”
“不會!”
“但……會死很多人。”
會死很多人,這是一定的。
紫女近前一步,拉住紅蓮的手掌,握在手中,感受著紅蓮此刻不寧的心虛。
先是一笑,而后一語。
絕對會死很多人的。
那些從蘭陵城內離開的諸子百家之人,根據自己所得消息,從城中離開不久,便是身首兩處。
那些人如此,何況城中聯合一處的諸子百家。
秦國不會放過那些人的。
也許他當年《五蠹》一語影響——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