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時,南郡和蜀郡之盛,縱然不及南陽郡,也當不遜色關外諸郡。”
“再有十年之功,巴郡與黔中郡也當有大利落下。”
“非武真侯所謀劃,四郡欲要拓展至此,不知道等到那一天。”
四人再次深深一禮。
武真侯欲要離開四郡,欲要卸下四郡一體的擔子?
這……,四人不舍多矣。
四郡之地,在武真侯統轄之下,宛若一個小諸侯國,他們便是中樞重臣。
諸般所謀,盡可施展。
果然武真侯不為四郡總督,他們接下來不知道要前往何處!
或許皆有功勞落下,然則,同現在相比,未可知榮耀。
數年來,四郡之地的拓展,全部是在他們的眼下進行的,對于四郡的將來,已然有所思。
非為武真侯謀劃方略有問題,而是四郡的根基太過于薄弱,但凡換成關外諸郡,絕對可以提前完成。
“哈哈哈!”
“多年來,本侯已然鮮少觸及四郡要務,都是你等在施行,雖不知道你們所得多少。”
“想來都有所得。”
“大秦一天下,正是用人之際,本侯會向咸陽推薦你等的。”
四郡之地的發展,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功成,就算他們不說,接下來四郡之地的發展,自己也會關注的。
果然四郡總督的職位還存在,自己也會推薦合適之人,以為任之,不會讓四郡的發展中斷的。
“武真侯高屋建瓴,我等數年來受益良多。”
葉騰再次一禮。
武真侯之決,非尋常之人可以改變。
待在武真侯身邊多年,受益良多,無論是理政方略,還是治民手段,亦或者其余諸般。
自己所覺艱難之事,在武真侯手中,輕而易舉,諸般方略都如流水而出。
不愧是大王最信任的重臣。
不愧是承擔四郡一體拓展的重臣。
不愧是徹侯之尊。
在葉騰看來,武真侯之才絕對不遜色大周以來千百年的任何一人。
兵略之上,逢戰必勝,未有一敗,否則,焉得為軍中上將軍,且軍中沒有不服者。
韜略之上,十多年前,少年之時,便是有奇策、大策落下,以為大用。
隴西兩郡!
河西兩郡!
四郡一體!
接下來秦國一天下,武真侯當有更大天地。
四郡終究小矣。
“當如此。”
三人頷首,盡皆受益甚多。
“有所得便好,有所得便好。”
“秦國一天下,是諸夏戰亂歲月的結束,同樣也是大治的開始。”
“你等有所得,當大為施展。”
“葉騰,傳本侯令,門下堂的那些人,一個月后,本侯會有考核落下。”
“考核之事,隨本侯心意而為,通過者,可以前往中央學宮以為學習。”
就算他們沒有所得。
歲月長河盡在心中,諸般方略甚多,無論各種情況,歲月長河都有出現過,如何沒有大量應對之策?
四人跟隨自己多年,果然用心施政,接下來盡皆位列九卿皆不難。
還有門下堂的那些人,雖不入政事堂,數年來,一應諸般文書閱覽,也當有所得。
全部留在四郡之地,太過于屈才了。
取出一部分,前往中央學宮,聽從中樞的教導便是。
山東諸國舊地,正需要大量的有用之人,給予整治,給予統轄。
“喏!”
葉騰頷首稱是。
門下堂的那些人,也有不少可用之才,起碼葉騰就覺得有三四個頗為不錯。
果然指點指點,也是郡守乃至于九卿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