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田儋誤國!”
“請大王于之重罪。”
“田儋統帥三十萬齊國兵馬,三百里外,同秦國未有大戰,便是接連退敗。”
“以至于秦軍兵臨城下十里開外!”
“此等之人,如何為大軍統領?”
臨淄之內很亂。
臨淄之內的朝堂,亦是如此。
不知何時,王城之內的朝堂上,已經有一些大夫臣子沒有出現了,只剩下一些所謂的中樞要臣。
齊王建居于上首。
群臣文武分左右。
以論眼前局勢。
當即,便是一位須發潔白的老者朝服冠發,拱手一禮,直接看向旁側的田儋。
“大王,非為沒有大戰。”
“我等率領大軍防御,奈何秦軍偷襲,我軍散亂之下,便是只有退兵,以保全軍力。”
“而今三十萬大軍在臨淄內外,足以護持臨淄無憂。”
田儋神色略有不好看,出列一禮,看向齊王。
如何沒有大戰?
只是秦軍虎狼,強攻猛打,自己麾下的兵馬一觸即潰,果然強戰,怕是死傷慘重。
如此,不如率兵退守臨淄,憑借臨淄堅固城池,加上城中的糧草輜重,還能夠堅守相當長的時間。
而且又聽聞諸國殘余之人所組建的義師也是一股不小之力,也可以利用。
誠如此,還有相當大的機會。
“大王,秦軍虎狼,田儋率領三十萬軍不戰而退,可見其心懼怕秦軍久矣。”
“且我齊國兵備不修數十年,更非秦軍百戰鐵血對手,不若,與之投降。”
“或可保存臨淄繁鬧以及王族宗廟。”
“大王,老臣之心實為大王所決。”
又一位老者出列,勸說齊王建投降。
先前田儋說對抗秦國,眼下是一個什么局面?
對抗的結果就是三十萬大軍出現在臨淄之前,實在是無稽之談,實在是可笑之談。
“荒謬。”
“在下退兵乃是為了保護齊國有生兵力,果然在先前大戰被秦國所消耗。”
“秦軍豈會步步為營的逼近臨淄,可見秦軍也是畏懼齊國的。”
田儋不滿,憤怒而應。
“秦軍步步為營,乃是不欲要戰火焚燒至臨淄之城。”
“老臣從咸陽所得消息,秦王念在齊秦數十年交好,不希望戰火落在齊國大地。”
“大王,秦王之心仁德,果然繼續堅守,秦軍攻打臨淄,一切難料!”
有一人出列,述說投降之好處。
“老賊罔顧大王器重之恩,這般勸說大王投降?”
“豈非是收了秦國使臣的財貨,才這般為秦王游說?”
“可笑!”
“可笑!”
田儋身側一人,悍然反擊。
“你等才是罔顧大王器重之恩。”
“這般強戰秦國,如何取勝?”
“果然秦軍強戰臨淄,破開城池,王族宗廟社稷蕩然無存!”
那人與之對戰。
“……”
“……”
齊王建坐于上首,靜靜看著眼前這一幕,很是熟悉的一幕,很是熟悉的話語。
唯一有所不同的就是,堅持抗秦的越來越少。
主張投降的越來越多。
“報!”
“大王!”
“緊急軍情!”
齊王建不著急,就那般任憑群臣爭吵,希望可以有一個結果落下。
未幾,巳時未過,王宮大殿之外,便是一道脆亮之言、焦急之言、惶恐之言落下。
“傳!”
齊王建聞此,抬手一招。
“報大王!”
“秦軍數十萬主力不知何時已經出現在城外十里處,正在駐扎營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