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才是自己的根基。
雖說現在大秦一天下,可不得不承認王弟所言,秦國現在只是將山東諸國的土地納入掌控。
并未將那些土地完全的納入秦國之中。
甚至于老秦人都覺得東出一天下的戰爭打完了,現在總該可以回家了吧?
待功績落下,便是有功顯耀之人,置一片土地,娶妻生子,豈不快哉!
果然如此!
老秦人紛紛歸于關中,亦或者解甲歸田,那么,秦國的根基便是有損,百多年來,秦國之所以獨強獨霸走到今天。
依靠的就是老秦人。
老秦人無論如何都不能有事。
比如給予籠絡。
同樣,整治諸夏眼前必須依靠老秦人,除非待長久以后,諸夏歸一,諸夏間老秦人的痕跡淡化。
“攻滅六國,諸夏歸一,多年征戰,根據相邦這份文書,軍中當十萬左右的老秦人歸田。”
“十萬老秦將士歸田,對于秦軍戰力,是一個極大的損耗。”
“而且諸夏歸一,接下來肉眼可見,戰事減少,將士歸家、思家之心定然濃烈,那對于百戰鐵血的秦國軍伍來說,不是好事。”
“相邦之策,令那些老秦人就地安置,給予爵位、官職,配合中央學宮派出的吏員,整治所在之地。”
“以配合接下來的秦國法令,尤其是護國學宮走出的那些軍將,若有可能,就地安置。”
“玄清以為,可行!”
“不僅如此,玄清以為,還可以將山東諸地之人進行遷移安置,以徭役、戍邊之名,將其分散安置,使之不為亂。”
“還可以令老秦人極力通婚所在之地,選拔合適之人為鄉老,配合統轄,只要鄉里不亂,那么,縣域不為亂象。”
“縣域不為亂象,那就很難有亂事出。”
國府相邦提出來的策略不少,周清覺得都可以。
主要目的便是依靠老秦人維持秦國一天下的局面,起碼接下來的一二十年是這個局面。
至于以后的局面,則看成果了。
就看秦國對于諸夏的整治如何了。
“用時……方覺老秦人之少啊。”
秦王政笑語嘆道。
“至于李斯、相邦所言的安定諸夏諸地之心,寡人以為武真侯所言更為精妙。”
“春秋以來數百年,天下思安者甚多,那些人就是秦國必須拉攏的人。”
“還有一部分人對于秦國懷有遲疑之意,覺得秦國是虎狼殘暴之國,那些人中,也有相當一部分是可以拉攏的。”
“至于那些敵秦之人,殺一批,關一批,懷柔一批便是極好,罪有輕重,自然無礙。”
“此事可以落在姚賈、頓弱二人身上。”
“如武真侯所言,無論秦國做的多么好,都少不了反對之人的,誠如此,只要讓絕大部分諸夏之人覺得秦國有能力治理諸夏,諸夏就會安穩。”
“至于一小部分人,則是需要不短的鎮壓,合縱連橫……也能夠衍化如此,寡人受益良多。”
秦王政心性快哉。
每一次同王弟歸來,論政諸般,都會有所得。
這也是自己喜歡和王弟暢飲談論的緣由,而且對于任何一件事,王弟都有相當多的解決之法。
無論是艱難的方法,還是容易的法子,無論是好處大的法子,還是弊端大的法子,都有很多。
任由自己取舍。
比如縱橫家的道理運用這般,秦王政以為很好。
細細思忖,卻為如此。
秦國為何強大!
那是因為八.九層以上的老秦人都擁戴秦國,都支持秦國,所以秦國得以強大,得以獨霸諸夏。
山東諸國為何孱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