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許多事情,還是要變一變為好。”
許多事情,沒有發展到那一步,提前變化,反而不妥。
周清只是一語,并未多言。
“郡侯之言,每每令寡人受益良多。”
“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
“商君之法精妙,如郡侯所言,許多法都是為百多年前的大爭之世準備的,如今秦國一統天下。”
“一些東西的確要變。”
秦王政亦是沒有多問。
也許王弟的確還有更好的策略出現,可是眼前秦國二十等爵位并沒有問題,自己覺得它也很好。
并沒有什么需要改變的。
“卻如此。”
周清再次頷首。
“蒙毅,替寡人擬定文書傳令國府。”
“老秦人爵位俸祿、賞賜土地之事,寡人會親自處理的。”
秦王政看向蒙毅,令下。
“喏!”
蒙毅一禮,這等事情輕車熟路,并不難。
“除了這份文書之外,還有中央學宮傳來的一份份博士之書。”
“相邦也將其遞過來了。”
“郡縣、分封!”
“他們想的挺多。”
秦王政身軀微側,指了指上首的條案,連日來的許多文書都令自己頭疼,紛紛建言……并無過錯。
可是……建言太過,就不好了。
“相邦也有此意?”
文書是相邦遞過來的,很明顯……有些事情王綰也是知道的,周清微微一笑,對于王綰,還是了解的。
他應該有這個心思。
“王綰!”
“寡人很看重他,他雖然出身于文信候府邸,寡人呢并不介意。”
“寡人當年罷黜文信候,也非是文信候禍亂后宮、把持朝政之事,而是文信候之言,寡人不喜。”
“《呂氏春秋》!”
“寡人不喜。”
“文信候欲要以《呂氏春秋》治理秦國,同山東諸國縱橫交錯,王霸并用,達到一統諸夏的目的。”
“寡人現在做的更好,做的更快。”
丹鳳之眸深處閃爍過往之事,一晃之間,距離自己登位秦王都過去二十多年,距離自己親自掌權都過去十多年。
許多事情,看得更為透側。
文信候呂不韋是有功的。
對于大秦,是有功勞的。
在先王薨逝的那些年,沒有文信候撐持秦國,秦國不知道會變成一個什么樣子,無論是蒙驁、王翦、蒙武,他們都是文信候提點提拔的。
王綰、馮去疾、李斯、鄭國……也是文信候提點提拔的。
這一方面,文信候是有功于大秦的。
自己并不否認。
可是在對于如何處理山東諸國的事情上,自己同文信候之間有了沖突,自己素喜商君之法。
文信候則喜歡百家之學,文信學宮便是仿造稷下學宮,隨即編撰《呂氏春秋》,以百家中的道家為主,兼具陰陽、儒墨、名法、農兵諸夏之學。
欲要以《呂氏春秋》之言一統天下。
文信候是否可以帶領秦國一統天下,秦王政實則也沒有太大的懷疑,他有那個能力,大周便是文信候親手滅掉的。
可是……自己更希望以法治秦,舉國一體,在諸夏鑄就一個法治的國度,真真正正法治的國度。
王綰為相邦,自己一直很放心。
他做的也很好,卻是……近年來有些過于執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