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不會胡來的。”
小陽滋頓時小.嘴一撇,很是不滿意。
可是,對于郡侯叔父給自己的那柄劍器,絕對滿意的不能再滿意,威力也太大了吧。
“你的劍器,母親也幫你收起來,等你武道入門之后,也是先天圓滿,母親再給你。”
一樣的動作話語,從公子高手中也取走那柄劍器。
“母親!”
公子高也是有些不樂意。
“嗯,劍器的威力太大,待他們成年再交予他們吧。”
秦王政近前,也是一語。
看著數丈開外被陽滋一劍劃下造成的后果,很是感慨,似乎李仲都不一定可以做到。
威能強大的劍器!
掌握在不通世事的孩子手中,那是相當危險的。
“是,大王!”
公孫麗等的就是這句話。
“淵虹之劍,可是少府徐夫人花費相當大的代價,才將五金之精化入殘紅之劍,歷經淬煉,才得淵虹。”
“郡侯這般手段……,這就是修行,的確非凡。”
秦王政再一次贊譽。
“大王,武真侯這般王族俊杰,胸中韜略萬千,諸夏間罕有人可與之相比。”
“妾身有一個不情之請。”
“還望大王應允。”
公孫麗將兩柄劍器交給隨身侍女,讓她們好生看著,等自己回宮處理,踏步間,福身一禮。
“哦,說說。”
秦王政不解。
“當年惠文先王之時,嚴君樗里疾曾領了宮廷教導諸位公主、公子之責,惠文先王甚喜。”
“如今,大王何不效仿惠文先王,也請郡侯在咸陽宮內教導諸公主、公子,以傳承所學,令王族受益,秦國受益。”
“武真侯精通百家之道,亦是修行超凡,當是最好的選擇。”
公孫麗緩緩道,說著,亦是對著武真郡侯一禮。
“讓郡侯教導諸位公主、公子?”
“當年嚴君卻有此行,武王、昭襄先王都受益良多。”
“只是……接下來大朝會開啟,諸夏之事甚多,郡侯在寡人身邊,寡人也能夠更好的落下一樁樁方略。”
“此事……,不妥。”
秦王政先是有些遲疑,而后搖搖頭,看向麗兒,說道自己的回應。
盡管這個提議非常好。
不過,接下來自己正是需要武真郡侯的時候。
“哈哈,玄清雖有此心,怕是短時間內,也不可能教導諸位公主、公子進益頗多。”
“說來,玄清以為,與其玄清一人之力,還不若在王宮之內,尋找合適宮殿,興建屬于秦國的太學,上古以來,太學始有。”
“五帝歲月,其名成均,夏朝之時為東序,商朝之時為右學,大周之時為上庠,如今秦國滅周,統御諸夏,也當出現太學。”
“中央學宮雖也有太學的職責,卻是需要十五歲之后,方可進入,而十五歲之前,咸陽之內的王族子嗣、重臣子嗣當如何?”
“或有府邸自行教導,或有請教博士之人教導,或有啟蒙學堂,即如此,在王宮之內,興建太學,立為高爵子嗣入內教導讀書。”
“一者,可為榮耀。”
“二者,高爵子嗣,將來襲爵,當為臣子,少年可觀其成效,大王也可提前了解重臣子嗣水準。”
“三者,太學也可為大王掌管監察天下文教之事,從而,可以劃分從太學到中央學宮、郡縣學堂的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