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要經過不斷修正的。”
從云舒手中接過一盞茶,輕呷一口,笑意浮現,沒有多言,踏步行出偏廳,府邸外的車馬已經備好。
直入咸陽宮!
……
……
咸陽宮正殿。
自從咸陽城建成以來,開啟咸陽正宮的次數都屈指可數,自皇兄登王位以來,更是如此。
“郡侯!”
“郡侯!”
“……”
周清不是來的最早的,當然,也非最晚的。
卻是可以站在最前面的。
手持笏板,從正宮前的廣場上行入正殿階梯之下,那里一級級臺階鋪就紅氈,每隔六尺,便是有精銳兵士矗立。
東方天際漫天紅光,咸陽宮正殿前,已然百官匯聚,觀武真郡侯出現,盡皆規矩一禮,未敢失儀。
“哈哈,今日之事,想來是商君最想要一觀之事。”
正殿前的平臺一側,高立一座石像。
商君衛鞅之象。
石像高大,栩栩有神,手持一卷《商君書》,目視東方。
同王綰、馮去疾、葉騰、李斯……先后頷首,視線停留在那座石像上,此人……奠就了秦國根基。
亦是為秦國如今模樣,奠就根基。
其人雖為惠文先王所殺,然……大秦世代都記著商君,皇兄更是將其石像立于此,其名永恒烙印于歲月長河。
“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
“商君之言,法令也。”
聞郡侯之言,王綰等人看將過去,盡皆頷首。
根據守藏室內的昔年商君同孝公語錄記載,商君的確說過,只要秦國堅守法治,代有明君。
則天下必大統于秦!
秦國奮六代之力,百余年的時間,方有今日之盛。
其人功不可滅。
雖然商君身上出現一絲瑕疵,并不能代表什么。
“你為廷尉,戴法冠,當貫徹行法。”
商君的變法,為秦國鑄就一統根基。
接下來,秦國又要開始走嶄新的道路了。
一覽李斯今日所戴的法冠,周清笑道。
禮制之下,掌法之官戴法冠,文臣高爵戴高山冠,武將戴武館,身披衣甲,渾身袍服色澤不同,卻又涇渭分明。
“當不負始皇帝陛下所望!”
李斯一禮。
“除卻蒙恬、蒙武那些邊陲將軍以外,咸陽之內的文武官員,郡縣主官都到了吧?”
大朝會。
大禮儀。
皇兄早就下令,除非一位地方、職位不能夠缺少緊要之人,否則,主管之人都要前來咸陽。
極目而視,整個正殿前的平臺、廣場已然匯聚越來越多的人。
“今日盛事,欲要前來者甚多甚多。”
王綰笑道。
同樣看向遠處,那里……人越來越多了。
咸陽城內的文武官員有資格前來的都有五十位以上。
而各大郡縣,更是郡守、郡丞、郡尉、縣令、縣丞等人也是紛紛前來。
此次前來入宮以觀大朝會盛況,不僅僅是參與秦國廟朝立下,更是要一聞大朝會頒布的一樁樁國政要事。
他們才是真正的實施貫徹之人。
“嗡!”
“嗡!”
“……”
周清欲要多言,忽而,從殿前一側傳來悠揚響亮的鐘鳴之音,由一隅快速擴散,數十個呼吸之后,整個殿前歸于寂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