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皇弟面前,將《商君書》遞過去。
“有聞陛下連日來常常三更時刻仍未就寢?”
周清雙手將那份《商君書》接過,同時笑語看向皇兄。
歲月長河中,皇兄披閱政令奏章每每到三更半夜。
如今紙張出現,一切當舒緩許多才是。
可……似乎并無太大改變。
就寢時刻,亦是常常在三更之后,就寢三個時辰不到,便是醒轉,開始嶄新的政事處理。
自己以前也提過這個事情,可皇兄認為權勢二柄不可操持于他人之手,并不理會。
“朕統御諸夏,自當諸事繁多。”
“以前,朕所處理的事情,都是在大秦原有治內。”
“現在諸夏之地盡在手中,每一日觀大量的奏章文書,朕……都覺時間不夠,不足以處理。”
“若非國府、廷尉府分走不少,朕想要就寢都難。”
始皇帝嬴政笑語。
自然知曉皇弟的意思,希望自己早一點批閱完政令,早些休息。
自己想要早一點批閱完政令奏章,可……又有些不愿意早些批閱完那些東西。
大秦治下的土地方圓數千里、萬里。
治下之民數千萬。
自己希望處理那些政令奏章,因為在那些奏章上,才能夠一覽治下之地的面貌。
“待國政根基立下。”
“朕欲要出咸陽,好好看一看諸夏大地。”
“大秦百萬將士打下的大大疆土,朕若不親眼一觀,有愧于老秦人。”
觀皇弟視線落在那卷《商君書》上,始皇帝嬴政隨意說著,巡視諸夏是自己早就有的想法。
河西兩郡,自己沒有去過,那里是大秦的最西面。
齊魯之東,自己沒有去過,那里是大秦的最冬面。
南海之地,自己沒有去過,將來一定要去。
北胡占據北方草原,待將來大秦鐵騎擊潰匈奴,定當一覽草原盛況。
“看來……陛下已經掌控那些嶄新文字的變化精髓。”
“制式文字的變化都是有規則可尋的,一些附帶山、水、木、火的事物,自成規則。”
“再有化曲為直,點染方圓。”
“第一卷的許多文字還有太史籀文的影子,后面便是陛下自行演化的。”
“和學宮每日演化的文字對比,彼此相差不過一兩分。”
周清閱覽的速度很快,隨著皇兄語落,便是已經看完兩卷《商君書》,大部分都是常用演化的文字。
除卻一些少見的文字,首先是太史籀文書寫,其次便是自行演化,周清細細一關,為之贊嘆。
文字就是如此。
掌握要領,書錄很簡單。
方塊文字。
象形表意。
諸夏風華傳承之根本。
“諸夏初定,待國政根基穩定,陛下巡視諸夏,也當有此行。”
“一則,一覽諸夏風華盛景,東西南北,迥異甚多。”
“二則,震懾宵小,令秦法貫徹的更為迅速。”
“三則,一觀諸夏真正面貌,統合種種,匯聚嶄新的法令,一如《商君書》之商君,因地制宜,因時制宜。”
“不過……,在那之前,還是要快速修建馳道為上,若是陛下巡視諸夏,行走其余道路,怕是非陛下所愿見。”
合上手中的《商君書》,皇兄書錄的相當好,聞皇兄后續之意,周清亦是建言。
巡視諸夏,好處甚多。
“朕……亦是如此想的。”
“明歲,朕便有意初巡,前往隴西、河西之地,那里是老秦人的根基所在,也是贏秦的根基所在。”
“也是你與朕的根基所在。”
“有聞隴西之地的天水城,已經成為……富饒繁華之地,朕很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