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道?”
胡亥也了解一些,自軟榻上坐起,自顧自倒了一樽純釀。
傳道?
父王不允許那些人傳道!
即如此,若是被人抓住把柄,就不是說笑的了,父王初登天子位,沒有任何人會在這個時候違背父王之意。
“諸夏間,諸子百家或許會多出一家了。”
向著楚南公的建言,趙高不由一笑。
每個人所求不一樣。
那些浮屠人就是希望傳道,希望屬于浮屠世尊的道理通傳諸夏,讓諸夏萬民頌揚浮屠世尊的偉岸。
的確奇怪。
道家就沒有這個需求。
不過,卻是有聞道家天宗準備分教開宗,具體如何,還未開始,不知道是一種什么存在。
“多出一家?”
“什么意思?”
“那些浮屠人敢公然傳道諸夏?”
胡亥不覺得趙高有這個膽子。
那些浮屠人也是一樣。
果然浮屠光頭違逆父王之意,等待他們的就不僅僅是不能傳道,而是身死道消。
“浮屠不入諸夏。”
“佛光卻可生出諸夏大地。”
趙高對于這一策……仍在衡量,浮屠之人這是準備改頭換面,準備諸夏的規矩傳播道理。
開辟一家!
論道百家!
傳道諸夏!
“佛光生出諸夏大地?”
“他們有這個膽量?”
換湯不換藥。
這點手段自己都可以看的出來,父王更不必說,浮屠見惡于咸陽的一些重臣更是可以輕易明悟。
“若是諸夏自生佛光呢?”
趙高又是一笑。
那些事情的前提是浮屠之人親自入諸夏傳道,可……若是諸夏之人不小心得到了浮屠典籍。
而后自行修行,自行感悟,自成一家。
由著某些源源不斷的支撐,一位身融萬物的至高者道理,不需要懷疑他們的強大。
“嗯?”
“有些意思。”
胡亥嘲弄的面上微微一怔,
自己明白了。
諸夏自生佛光?
原來是這個意思。
“百家多出一家。”
“他們有名字了?”
“浮屠家?”
“孔雀家?”
“世尊家?”
“南無家?”
“……”
諸子百家,本就是道理爭鋒而顯,多年前被武真郡侯鎮殺的趙國中山夫子就想要開辟劍家。
劍家未成,被郡侯鎮殺。
現在,要多出一家了?
“浮屠世尊證悟無上正覺,孔雀之地,號曰佛陀!”
“佛者,無上正覺。”
“浮屠尊者定下其名……佛家!”
趙高執筆,隨口中緩緩之言,在案上的一張白紙上,寫下一個嶄新的文字——佛!
佛家!
百家多出的嶄新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