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既可以盡可能避免悖逆之事的出現,也能夠解決眼下之危局。
這是其中一個辦法,周清覺得很好。
也有博士提出另外一個辦法。
如:在護國學宮內,新增考核項目,以觀學員對于諸國、諸夏之抉擇,以觀學員處事之要。
誠如此,若然有諸國殘留異心之人入內,在面對那些一個個專門的考核問題上,肯定有瑕疵出現。
那就是方法。
護國學宮,是為大秦培養人才,而非為諸國培養人才。
也有博士提出另外更多的辦法。
如:……
……
思忖諸般,王翦深深一禮。
“護國學宮是本侯當年建言設立,豈不想要它走的更遠?”
坐于講武堂的高處樓閣之中,來至膳食之堂的膳食落下,臨窗而觀,涼風吹襲,秋日漸深。
周清輕抿酒水,對著王翦擺擺手。
來護國學宮也有四日了,超出自己先前預料。
好在許多事情該解決的都解決差不多了。
有王翦在這里坐鎮,護國學宮撐過轉變期,當不算難事。
“郡侯所言甚是。”
王翦徹底佩服了。
起碼,在那場大會議上,郡侯提出的許多問題,自己都覺得疑惑,也的確是學宮要面對的問題。
而郡侯都輕而易舉的將其解決。
似乎在郡侯手中,沒有任何的難題。
“大祭酒若要謝謝本侯。”
“就將這份名單的學員,辦理手續,明歲畢業之后,直接調往江南之地。”
“陛下令本侯總管督轄江南之地,沒有足夠的可用之人,本侯可是難以為事。”
周清莞爾。
將手中酒樽落下,翻手間,便是一張白紙黑字的名錄出現,直接遞給大祭酒王翦。
自那場大會議之后,周清可沒有閑著,直接翻閱學宮三年來的學員檔案,從其中挑選自己覺得不錯的人才。
足足有一百位。
占據學宮明歲即將畢業學員的近十分之一。
“嗯?”
王翦詫異,伸手將那張紙接過來,而后一覽紙張上的內容名錄,都是一個個院堂的學員。
有些學員的名字,自己也知道,因為那些學員很優秀,有些學員不甚清楚,可能略有平庸。
然而,無論如何,就算是平庸的學員,放在外界,也是才略不俗之人,細細一觀,而后訝然。
“這……,一百人?”
郡侯這份紙張名錄,九大院堂各有學員在列,按照最后的統計名錄,一共一百人。
瞬間,王翦覺得手上的酒水不香了。
一百人?
郡侯說笑?
自護國學宮第一屆的學員畢業以來,每年一千人,根本就不夠分,在郡侯此行之前,已經有許多人明里、暗里和自己打過招呼了。
蒙恬那邊張嘴五百人。
蒙武那邊張嘴五百人。
咸陽宮那邊張嘴三百人。
隴西那邊張嘴四百人。
各大郡縣的舊部張嘴五十人、一百人、一百二十人。
王賁都和自己說過,給他留兩百人。
……
現在郡侯又要了一百人。
好吧,郡侯還算厚道的,沒有大開口。
可……學宮每年就一千人不到。
根本不夠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