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這就是賀蘭山?”
二十萬黃金火騎兵相隨,行走在馳道上,速度自然很快很快。
目的地——賀蘭山。
以及塞上中原!
從行宮高車走下,嬴政駕乘駿馬,極目而視,遠處的山脈雄偉非凡,若群馬奔騰,其勢颯踏。
“父皇,陽滋知道。”
“在匈奴語中,駿馬被稱為賀蘭,此山如駿馬,自然得名!”
小陽滋也親自駕馭一匹汗血馬,隨在父皇身邊,也是看向極遠處,那里……的確和典籍記載一樣。
頓時,說著。
“哈哈哈,你說的不錯。”
“大體這個由來。”
“這里極為適合開辟田畝,大河距離這里也就不到十里的區域,開挖溝渠,開辟河流,直接灌溉。”
嬴政大笑。
對著身邊的陽滋笑語,頷首以對。
陽滋所言很對。
手持馬鞭,揚起面前這片還算平緩的大地,土壤覆蓋,草木生長,方圓數十里盡皆如此。
若是開辟出來,也是良田。
“朕記得旁側就是靈武之城。”
“李仲,相召靈武縣令前來,朕記得這個縣令,出至護國學宮,因燕南地一戰,損失一條臂膀。”
“功勛晉爵,至左庶長,自請前來這里為縣令。”
“朕對于賀蘭山這般有興趣,還是他在奏章上所提及的五年規劃愿景。”
視線一轉,落在另一個區域。
一路之上,對于這里的城池、地形也了解清楚。
旁側城池不多,也足夠。
靈武之城就在旁邊。
尤其縣令還是護國學宮的一位得功左庶長。
“喏!”
李仲得令,直接帶領一隊人馬,前往數十里外的靈武城。
“兩大學宮。”
“現在所積蓄的力量逐步釋放了。”
護國學宮走出來的學員,似是更為優秀一些。
起碼嬴政是這樣覺的。
中央學宮的那些學員,或許才華、學識高出護國學宮不少,在具體之事上,總感覺沒有護國學宮的學院干脆。
“大秦目下四十二郡。”
“四十二郡中,大的郡縣,擁有六七十城,小的郡縣,也有一二十城池,將來隨著民眾的生養增加,城池也會越來越多。”
“對于縣令的要求自然越來越高。”
“欲要完全滿足所需,兩大學宮還需要很多年。”
對于賀蘭山這里,周清當然知道。
塞上中原!
塞上江南!
歲月長河中,這里就變成了溝渠縱橫、稻香魚肥、瓜果飄香的上佳之地,眼下,不過是開發早了數百年而已。
這里……自己并未特別注意和吩咐,卻是……有人注意到了,不錯,不錯,這才是自己想要的。
真要要自己一一指點出諸夏哪里發展好,哪里拓展好,周清覺得自己都要累死了。
真正的良好循環就應該是這樣。
被動的接受!
下策之法。
主動的拓展!
才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