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孩子……若是有興趣,自然可以修行。
“李斯,你等待會也有興趣一見?”
“若是那個孩子哭了如何?”
觀許望轉身去將許莫負帶來,嬴政不為著急,把玩手中青玉,左右踱步,觀李斯、鄭國也來了。
笑道。
“陛下!”
“道家有語,禍兮,福之所倚。”
“福兮,禍之所伏!”
“若然哭了,雖看似不詳,然福禍一體!”
“果然大笑,更為令人欣喜!”
廷尉李斯拱手道。
以自己現在所處的地位,禍事?
若是有,自己都可以預料到。
喜事?
大體也能夠有所感知。
身處廟堂,若沒有秋風未到蟬先覺之感,就相當危險了。
“哈哈哈,我倒是希望那個孩子于我一哭!”
鄭國單手輕捋頷下灰白短須,入秦國以來一二十年,整頓十方水利甚多,風霜雨水,已然有些蒼老。
許莫負!
一個神奇的孩子。
苦笑皆有奇異。
“哦,大田令也有深意?”
嬴政詫異。
李斯之言,乃是道家陰陽、儒家中庸之論。
鄭國可是水家之人,莫不也有一論?
“何有深意?”
“入秦多年來,蒙受陛下大恩,居家和尚,國府之考核也是連年上佳,算得上風雨俱順。”
“至于災禍之事,未有所感。”
“若可以,親歷危禍之事,不知是何感受!”
“陛下此次東巡,則已然歷經此感!”
“雖不為令陛下歡喜,然……也是令陛下多了幾分撫慰之心,于諸郡之民來說,堪為幸事!”
鄭國搖搖頭。
近前半步,拱手禮道。
自己這一生經歷了太多太多,無論是歡喜之事,還是災禍之事,都有很多很多。
然……如今,于己身之歡喜悲愁不為大感,治水多年,行走諸郡之地,相對于許多人,自己都是幸運的。
為大秦臣子,也希望那些民眾也可以更多的歡樂。
希望那些民眾沒有大的愁苦。
“鄭國!”
“你……你這是諫言于朕吶。”
“朕……朕記下了!”
嬴政略有愕然。
而后搖頭嘆道。
還以為鄭國在說道其自身,想不到卻話中有話。
“臣……只是有感而出。”
鄭國不為辯解,只是再道。
“朕……明白!”
嬴政擺擺手,沒有多言。
鄭國見狀,本欲要說些什么,此刻,卻什么都說不上來了,呼吸之后,只得一禮歸位。
“公子,那個孩子來了。”
對于始皇帝陛下和群臣之言,云舒沒有關心,明眸掃視遠處,忽而亮光閃爍,眉宇浮現一絲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