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僅僅是半個月的時間,半個月的時間,整個涇水河渠上征發的民力便是超越百萬,由涇水河渠入口而出,東西綿延如同黑色的長龍。
“人多了才好,昨日鄭國與李斯便是推演,如果有百萬以上的民力在河渠之上,最遲明歲立秋之前可以完工,若可以征發一百五十萬以上的民力,說不準,在夏收之前便可以完工!”
眼中泛著淡淡的紫色玄光,方圓數十里的區域收入眼眸深處,一道道從四面八方匯聚的人影不絕,在李斯早就安排妥當的諸多吏員管理之下,分配至河渠的各段,發放鐵鍬鉆錘,快速進入狀態。
不過,目光掠之另外一個方向,卻也是一條人影的長龍,兩側有身披重甲的兵士護持,一輛輛牛車緩緩而進,一袋袋糧食不斷的從關中糧倉運過來。
“人多雖是好事,不過,小師叔,你看那邊!”
虛守點點頭,對于如今的涇水河渠來說,人越多,力量越大,根據鄭國數年來早就畫好的工程圖,快速分配至各個關卡,修筑工事,以待明歲直接連通。
然則,隨其后,虛守話鋒一轉,言語有些驚訝,單手遙指河渠人群匯聚的某一處,似有不解,頭顱微微搖晃,周清聞此,一眼看將過去。
卻是一位位走路都顫巍巍的老者也夾雜在擁擠的人群之中,甚至其中多有老弱之人,連帶著其內還有嬰兒哭聲,孩童的嬉戲之聲。
按照秦法,這種民力絕對不可能被征發到此地的,普通的民力征發至河渠之上,還能夠奉獻一點力量,但她們卻純粹是消耗者。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這件事李斯已經于我說過,此舉雖違背秦法,但卻不違背大道,不違背大德,而大德之妙便是天地之法,這也是如今現行商君之法需要補充的一點。”
對于那些人的存在,周清早就注意到,原本也是有些遲疑的,既然以軍制處理眼前秦國旱災,便不能夠有如此憐憫之心。
大仁不仁,此舉對于其余未入涇水河渠的秦國人是不公的,但換一個角度,收攏這些無力之民,也能夠湮滅秦國內可能因此產生的稍亂。
無需兵戈鎮壓,些許糧食供給便可消滅,何樂而不為!
一個月后,涇水河渠的全部工程區域上,已經盤踞一千七百個營地,換言之,距離王書而下不過月余,便是有超越一百七十萬的民力至此。
期間,周清曾御風而行,來回涇水河渠之上,俯覽而下,滿是人員匯聚,民力在河渠工地上日夜不息的勞作,尤其是那些新秦人,根據王書所言,只要河渠功成,他們便可以在關中分得田地。
一百七十萬的民力消耗,此舉遠超二十年前的長平之戰,當初秦國糧倉底蘊可以支撐長平之戰兩三年,如今,面對如此消耗,這個時間定然大大縮短。
也是秦國百年積累雄厚,僅僅是關中六座大倉打開,各色糧食便有百萬斛之多。一年之內,支撐河渠工程綽綽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