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渠行水大典以后,從咸陽城趕來的朝政重臣便是催促著秦王政快速回宮,處理政事,于此,周清倒是沒有一同歸去,簡單而語,便是帶著虛守向著太乙山而去。
如今,已經是且月初四,后日,便是師兄赤松子先前文書而語的道家天宗與人宗論道之時,五年之前,在太乙山上,自己機緣巧合頓悟,一舉踏足化神玄靈的層次。
掌控天地元氣,奠就根基,再加上師尊北冥子的指點,收放自如,道理初成,了結因果,斬斷阻礙,破入悟虛而返。
兩匹高頭駿馬從鄭國渠直往東方,經過洛陰之地,邁過關內長城,越過函谷關,便到了河東郡,太乙山觀妙臺便是位于河東郡以北區域。
數百年來,緣由道家天宗與人宗之間的交織,再加上太乙山所在位于八百里秦川源頭,不遠處,山腳之下,亦是有繁榮的集鎮。
五年過去,太乙山腳下的集鎮似乎擴大了不少,與虛守在其內停留等待,聽四周諸人之語,倒是因為這兩年諸夏干旱,從關東六國逃來的人比較多。
關東六國之內,土地全部被公室貴胄占據,以至于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而秦國之內,卻是伴隨著百年前的開疆拓土,地廣人稀。
尤其是函谷關外的秦國郡縣,因為沒有險關攔阻,數十年來,關東六國屢次合縱伐秦,屢屢從三晉要地長驅直入,千里區域,一片狼藉。
戰爭之下,豈有完卵?
雖如此,但在秦國的國策吸引之下,仍舊有源源不斷的關東之人涌入秦國,尤其是這兩年諸夏干旱,秦國竟然開倉賑災,令他們心中安定。
再加上河東郡、三川郡、北地郡有秦國重兵駐扎,威懾關東六國,一時間,從六國之中涌入其中的民眾越來越多,或是修渠以獲取關中新的土地,或是直接在關外分得田地,給予耕種。
如果運氣比較好,那么,說不準,以后還能夠憑借耕種得爵!
這一點更是待在關東六國中根本不可能得到的。
“小師叔,按照您去歲所言,涇水河渠修成以后,宗全師兄他們也應該回來了,需要我給他們傳文書嗎?”
待在太乙山腳下的集鎮酒樓之中,酒樓不甚奢華,但二人也不追求那些,身著樸素,并為外顯道家獨特的裝束,以免引來不必要的窺測。
今日,已經是且月初五,不出意外,掌門赤松子便會與宗門的師兄弟前來這里,明日一早,赴太乙山觀妙臺的約定。
“暫時不用,昨夜我靈覺有感,宗全他們在趙國或許會有些麻煩,待太乙山觀妙臺事情了結,你先回咸陽玄清宮復命大王,我隨后便可歸來。”
點了幾個秦國特色之菜肴,肥羊燉在瓦罐中冒著熱氣,盡管是在夏日,喝上一口肥羊之湯,渾身上下的精力便是得到補充,對于辛苦耕作的老秦人來說,再好不過了。
輕抿一口略帶些許酸意的秦酒,盡管已經過去百年,但獨特的秦酒還是沒有變了味道,迎著虛守看過來的目光,輕輕搖搖頭。
去歲,宗全他們離去之時,自己曾在他們的身上封印力量,以備不時之需,但前兩日,虛冥有感,封印在他們身上的力量已經被動用。
要知道宗全如今已經是化神級別的武者了,近歲來又修煉道家玄功,渾厚的內力加持之下,就算是化神第一層次的頂尖武者都可一戰。
再加上墨鴉與白鳳再旁的掠陣,除非是先前道家陽生、趙震等人的層次,不然根本不可能動用封印之力,而既然動了封印之力,那就意味著有強大的敵人出現。
“是!”
虛守頷首以對,如果宗全師兄他們真的在趙國內有麻煩,以自己現在的修為,就算前往趙國,也幫不上什么忙,小師叔足以解決一切。
******
“玄清見過師兄!”
午時過去,初入未時,周清強大的靈覺籠罩之下,同樣身懷道家玄功的師兄等人便是清晰的呈現在感知之中,這一次,師兄身邊帶了兩名弟子,一男一女。
觀他們的年歲,倒是不大,不過十四五歲的樣子,翻滾腦海中的記憶,還真有些陌生,應該是近年才收的弟子,二人的修為都已經達到煉氣通脈的巔峰,距離先天層次不遠。
天籟傳音,半柱香之后,同樣古樸淡青色素袍加身的赤松子等人便是來到周清二人的所在,酒樓外的遼闊場地上,四目相對,微微一笑,周清為之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