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夏局勢?”
“曹某一直精修劍道,于局勢未曾關注,不過,據我所知,如今諸夏七國仍舊是七國,秦國也已經數年沒有向山東列國征戰了。”
“趙國、齊國都有了喘息之機,未來之勢當如此,難道有變?”
十年前,修為臻至化神絕巔,唯一的心愿便是更進一步,走出自我之道,破入悟虛而返,真正成就劍道宗師,超越中山劍館的中山夫子。
只可惜,十年來,修為雖日益精深,但境界卻沒有大的突破,數年前的新鄭一游,若非趙震相邀,自己也不會前往。
返回齊國,閉關清修,于諸夏列國之事,也僅僅從幾個徒兒口中知曉,似乎……諸夏并沒有太大的局勢變化,緣何三人如此?
“多年前,秦將司馬錯攻掠巴蜀,使得秦國有了根基之地,秦昭襄王才大舉東出,征戰六國,甚至于長平之戰坑殺趙國四十萬降卒。”
“數年前,水家水工鄭國入秦修建鄭國渠,此渠修成,關中之地成為秦國又一個根基之地,如此,秦國國勢更勝昭襄王之期,而虎狼之秦,難道甘心居于西陲?”
“根據我等多方探知的消息,如今秦國已經將原藍田大營的數十萬老兵挪移至關外大營,重練藍田大營新軍,若成,秦國將有超過五十萬的大軍,以秦軍之悍勇,到時候,山東六國何以抵擋?”
仍舊是趙震出言,遍數如今諸夏局勢,秦國雖蟄伏不動,但暗地里,卻是大肆練兵,大肆施展新政,國勢一日強過一日。
若是山東六國再不采取手段,只怕數年后,秦國再次東出,將無任何抵擋之力,將不可能將秦國再次攔阻在三晉之外。
趙震挺直腰背,對著曹秋道凝重而語,此行,不僅僅是為了趙國,更是為了整個諸夏民眾,倘若虎狼之秦一天下,法治天下,諸夏民眾將生如水火。
“秦軍悍勇,國勢十倍昭襄王歲月,那日,山東六國無以抵抗,秦國很有可能攜帶大勢一天下!”
墨家巨子六指黑俠隨其后,拱手一禮,輕語之,雖言不多,但直指核心,秦國一天下的諸夏走向,不合山東六國,不和諸子百家,不合墨家的道理。
“秦王政雄才非凡,親政未久,便是去除長信侯與文信候內患,內修政事,外修軍令,又有桓齮、王翦、李斯、尉繚、玄清子等想助。”
“秦一天下,諸夏之內,將再無山東六國,而且秦王素來喜法家,尤其是新鄭韓國公子韓非的文章,一語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落在章臺宮。”
“誠如是,諸子百家休矣!”
照劍齋眉目俊朗,粗布麻衣加身,錦袍不顯,多年來,自己一直游歷列國,衛國納入秦國掌控之后,更是在秦國待了很久,故而,對秦國之事了解很清楚。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這兩道高懸之劍流入山東六國,明面上所指的是儒家與游俠劍客,實則籠罩整個不為秦國所用的所有之人,換言之,敵秦者,皆歿!
“儒者,俠者!”
“難不成如果秦國真的一天下,要殺盡所有的儒生與俠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