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咸陽以西,越發不復關中平坦之地了。”
乘舟于渭水之中,朔游而上,不消五七日,便可直達隴西境內。
大舟平穩,駕馭之人搖曳木板,不住的將船向著渭水上游前進,船頭的甲板之上,著一襲素色錦袍的云舒眺望左右,放眼看去,多是群山起伏,鮮少平原坦闊之地。
而且,越向著隴西之地行去,天氣也越來越熱了,好在玄功加身,倒也無礙,但天氣畢竟有些燥熱的,也不知道焰靈姐姐她們現在怎么樣。
數月來,雖然也有文書傳來,但多為筑造城池之意,多位一些俗務。
“那是自然,隴西之地在《尚書》記載之中,如今大部已經超越了諸夏九州之所,數百年前,贏秦先祖養馬有功被賜封在秦池。”
“秦武公之時,秦國開始向西開拓,攻滅邽戎、冀戎,置邽縣、冀縣,其后秦穆公又再次攻滅西戎二十余國,奠定贏秦根基。”
“如此,才有根基之地,才有穆公稱霸,再加上四十年前攻滅義渠國,隴西之地范圍再次擴張,直接臨近北方匈奴之所在了。”
自秦國開辟以來,最先拓展的就是隴西,數百年前,中原之地,晉國獨霸中原,秦國與晉國交戰,雖也有勝績,但敗仗更多。
故而,沒辦法,只好向西、向北、向南拓展,可是北方有義渠國的存在,南方有蜀國的存在,重中之重自然只有西側了,一時間,西側的狄戎之國遭殃。
對于那段歷史,咸陽宮的史冊之中記載的很詳細,至于秦國真正向東拓展,乃是穆公以后,可惜,晉國存在之時,秦國一直停留在河西之地,連函谷關都不在掌控之中。
獻公歲月,雖有所得,但仍被魏國壓制在河西之地,唯有從孝公以來,商君變法之后,才徹底從河西走出,掌控函谷關,掌控河東之地,設立河東郡。
而后再次向東拓展數千里,將原本均是數千里之國的三晉之國,國土幾近攻略了一半有余,如今的韓國方圓不過三四百里,魏國不過千里有余。
“弄玉從典籍上看到,隴西之地,多位草原、荒漠、河流鮮少,北方狄戎、匈奴,南方則是羌人,但西域之地好像小國不少。”
“去歲公子在趙國所擒拿的那位孔雀之國之人,就是從西域之地而來。”
通風涼爽的船艙之內,弄玉正在調至珍果佳釀,渾身上下淺淺的玄光涌動,一絲絲寒冰之氣繚繞,令的整個船艙更為清爽。
玉盞陳列,徐徐斟倒,一絲絲甜香之氣擴散,素手持起,敬獻在前,脆音而起,對于隴西之地、西域之地,也是著實好奇。
自從新鄭歸于咸陽之后,還真沒有好好出去游玩一二,這次借著公子前往隴西視察,倒是可以一觀。
“隴西之地,遠離中原,水氣不顯,自然多草原荒漠,沿著這條渭水而上,可知尋到渭水之源,其西便是臨洮、廣河,在向前,便是一望無盡的荒漠。”
“高山林立,河流單一,故而,道路也很少,沿著臨洮以西的荒漠河流,前進千里,便可達西域之地,秦國當年想要繼續拓展,但代價太大,故而未有西進。”
“向南有著高山聳立,羌人一族多居住其內,也是族群林立,可比百越。”
單手持之,輕抿一口,清涼的酒水入喉,卻是怡人,眼眸深處閃爍玄光,越是向西,地形也越來越單一了,高山越來越聳立,道路也越來越少。
根據數月來芊紅傳來的訊息,章邯已經匯聚一個萬人隊,正在訓練之中,城郭形體也已經筑就,臨近天水之湖不遠,隴西之地的老士族倒是沒有什么掣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