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清對其點點頭,沒有評價,看向其他軍將。
“武真侯,進來斥候來報,潁川之地守衛松懈,末將一位,如今韓國雖然陳兵二十萬布防,正面進攻,怕是難以一戰功成。”
“不若從后方繞道,前后夾擊,一戰滅韓!”
又是一位軍將出列,說道己身之策。
“嗯。”
“可還有其余之策?”
周清倒也是不急,繼續詢問者。
“武真侯,斥候來報,如今新鄭之內糧草短缺,是故,當繼續拖延下去,待韓國新鄭糧草匱乏,民心混亂,當可一擊耳中。”
又是一位軍將出列,身披銀甲,沉聲而落。
于此人,周清認識,是自己提拔的李開,近來在南陽軍中做事。
“嗯。”
“還有何謀?”
周清仍沒有評價。
“……”
“……”
如此,幕府軍帳內的一位位兵將均出列,說道己身滅韓之策。
涉及滅韓之功,任何人都想要,哪怕只能夠分得一點,都比往常的攻城之功大了許多許多,看著上首武真侯只是聆聽,也不知道具體之策,倒是令諸人心中略微忐忑。
“諸將之論,本侯知矣。”
“目下冬日將來,而冬日作戰,歷來多有變動,或有風霜雨雪,便會使得戰事有損,故而,本侯決意,暫且養精蓄銳,以備本侯隨時號令。”
“再者,韓國新鄭如今民心凝聚,戰力正強,但廟堂之上,卻是齷蹉橫生,故而,將來必有變故,如此諸般,等待戰機為上。”
周清從座位后起身,目光先后掠過軍帳內的諸將。
先前至于,他們大多主張立即猛攻新鄭,憑借強大的軍力,滅掉韓國。
但如今韓國擴軍至二十萬,民心尚未散去,憑借南陽十三萬偏軍,怕是難以功成,不能攻城,被韓國拖下去,就會有變數。
自己,不能夠允許變數出現。
“本侯嚴令,南陽之軍切勿急躁。”
“不求個人軍功之大小,務求以南陽之力滅韓,否則,若然不能一戰滅韓,關外大營上將軍蒙武助力,想來也非諸位希望見到。”
一步踏出,腳下紫色玄光閃爍,深深的叮囑著。
以南陽之力滅韓,是他們想要的,也是葉騰想要的,更是自己想要的。
“喏!”
南陽守葉騰率先表態。
“喏!”
“……”
聞此,見狀,諸將有感,的確,如果沒有必勝的把握,引來關外大營上將軍兵動,絕非他們所希望看到,相視一眼,頷首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