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那里則是百越族群林立,楚國敗亡,絕對南逃,因為北邊已經沒有任何退路了,楚國南逃,秦國必然追殺。
南方至極,當是南海之濱。
“先攻齊國,后滅楚國,不外如此。”
“而先攻楚國者,果然將楚國先行攻滅,或許……齊國不足大慮。”
大爭之世,攻城滅國,或許還需要不小的謀略,但今日……大秦獨強獨霸,面對僅剩的齊楚兩國,無需如此。
可抉擇而動。
殿中的那精致沙盤上,一道道流光再動,先齊后楚的路線,先楚后齊的路線,都一一呈現,的確……很清晰。
“如何抉擇?”
秦王政笑語問之。
王弟所言的那些,自己也有考量,但……還不夠。
“先齊后楚,先易后難!”
“先楚后齊,先難后易!”
“此可為難易之辯,此刻軍中應該也有這般爭論。”
“然欲要抉擇兩國之先后,還有另外兩處可供給大王決斷。”
周清亦是一笑。
齊楚之先后!
兩者皆可!
自己自覺,攻楚有利!
可……自己之決斷,不代表王兄之決斷,可涉及決斷之意,還是可以細細一說的。
“除卻難易以外,還有兩處?”
秦王政眉頭一挑。
對于攻楚與攻齊,實則……目下國府之內,爭論最大的,便是難易之辯論。
還有另外兩處?
“一則,齊楚廟堂之辯!”
“二則,齊楚治情之辯!”
周清只手一握,那陳列于殿中的精致沙盤便是徐徐淡化,消弭于虛無之中,其后,說道另外兩則要事。
“廟堂之辯?”
“治情之辯?”
“哦,武真侯快快說來!”
“蒙毅,書錄之。”
秦王政再次念叨一二,為之頷首,旋即,吹促著,關于那兩者倒是有些新鮮,國府之內,還尚未有那般之論。
而最后的抉擇,要落在自己身上,如何做出最為明智的決斷,自然要統合諸方,以為大力,說著,又看向郎中令蒙毅。
關于此論,想來非為王弟隨意之言,自然要留存以為細細琢磨。
“喏。”
蒙毅起身,便是入座另一處空余的條案,那里……已然有侍女陳列筆墨,親自研之,蒙毅便執筆,準備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