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敢情我王先下齊國!”
銀甲將軍李信不由一笑,再次一禮。
而后,歸于自己的座案,目下還只是論政,并非最后的決斷。
李信之后,殿中一時之間,仍是無人出言。
秦王政踱步上首,視線落在文武群臣身上,最后落在武將群體,觀李信身側的王賁此刻皺眉不語,似是略有所思。
微微一笑。
“少將軍此刻專注謀思,當有所得?”
“以為李信此語如何?”
直接點名道。
“大王!”
“李信將軍之論,王賁大體認同,然若滅國先易后難,則略有不妥。”
王賁連忙起身,立于案后,拱手一禮。
“嗯?”
“王賁將軍以為不妥?”
旁側李信眉頭一挑。
“非也。”
“東出滅國以來,自韓國開始,是為先易后難,可隨后趙國、魏國、燕國三國,難易如何?趙國最為艱難,燕國次之,魏國最易。”
“可大秦之兵鋒卻先行攻滅趙國,其后才是魏國和燕國,若是按照難易之論,則當先行攻魏,誠如此,目下諸夏局勢不可說?”
王賁對著李信笑語看去,而后看向上首大王,說道自己所思所想,最后的決斷,自己做不了主,可論戰兵事,自己還是可以做主的。
“如此?”
“王賁將軍之意,是要先行攻伐楚國?”
李信眉目仍舊緊皺。
“先行攻難,略易者,或許不為大患,其實諸國只剩其一,則其國……可能不戰而降。”
王賁遲疑熟悉,而后對著李信微微一笑。
“先行攻難,豈非攻楚?”
“說簡言不更為之妙?”
此次,李信尚未出言,旁側的辛勝便又是一語。
“哈哈哈!”
“……”
不自覺的,殿中升騰起些許笑意,更有些許雜亂之音。
“哈哈哈,李信有語,王賁有語。”
“兩位上將軍看來是不愿先行而論,如此,蒙恬,你覺如何?”
秦王政亦是一笑,于李信、王賁之論,并未論斷,視線一轉,從蒙武、王翦二人身上移開,落在蒙恬的身上。
“大王!”
“蒙恬之見同王賁將軍略有相仿。”
“山東諸國,大秦滅國有四,先行攻滅強楚,則齊國確實有可能不戰而下,縱然抵抗,也不為大用。”
“然,齊楚卻還有一絲不同,率先攻楚,則需要提防齊國暗中援助楚國,依稀記得當年五國伐齊之時,雖有齊國田單抵御燕軍六年之戰。”
“僅僅依靠即墨二城,焉有其后大業,不外楚國支援之力未有斷絕,此為楚國于齊國之大恩,是故,秦國攻楚,齊國必有救援。”
“齊國雖弱,國力不可小覷。”
蒙恬身披重甲,從案后起身,向上拱手道。
“蒙恬將軍之意,則更當率先攻齊!”
“先行攻楚,齊國有暗中救援之可能,先行攻齊,則楚國不可能與之援救,數十年來,諸國合縱伐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