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間無外人,周清亦是面上輕輕一笑。
論王賁與李信二人之高下,這一點倒是容易分析,從二人從軍經歷和所立軍功可以一覽。
王賁者,自幼便是入軍中,期時……王翦在咸陽,王賁在上將軍蒙武麾下,短短數年,便是在沙場之上,立下赫赫軍功。
其后東出定謀,王賁入藍田大營,位列主將之位,其后滅趙有功,千里縱橫楚地有功,南下平韓國之亂有功,滅魏更是有功。
李信者,少時倒是先入咸陽宮為衛尉,其后外放入軍中,入王翦麾下,短短數年,雖也位列主將之位。
可相較之王賁,不為根基那般扎實,但從滅趙、滅燕表現來看,亦是相當不俗,功勛顯赫,尤其是在燕趙之地,有奇策而出,燕南地一戰,頗有所得。
其余楊端和、辛勝等,則先后差了二人不少。
蒙恬倒是合適,可蒙恬如今坐鎮九原,訓練黃金火騎兵,以為防御北胡,難以攻楚之時出現。
“哦?”
“武真侯覺得,滅楚主將為王賁更好?”
聞王弟之言,秦王政那一雙丹鳳之謀微微瞇起,手中長劍為之劃下,鬼谷蓋聶倒是不慌不忙,為之本能迎上。
大王劍勢與劍意尚可,但長劍無力,不難攔阻。
倒是武真侯此語,亦是令蓋聶為之啞然,己身雖對于大朝會情況不甚了解,但結果還是清楚的,滅楚主將不出意外,就是李信了。
如今武真侯之語,王賁隱約超出李信一籌。
言外之意不需說,便是王賁更合滅楚。
縱橫權謀……,蓋聶亦是劍眸閃爍亮光,然沒有多言。
“滅楚主將,王賁更好!”
“但滅楚主將,李信更合適。”
“大王非滅國主帥,乃大秦之主,既是大秦之主,所思所謀便非一般,且目下大秦所面對之形勢,與百多年前孝公先主、商君二人面對的又是不同。”
周清笑語一禮。
萬般道理都逃不出道陰陽的玄妙。
王兄固然是大秦數代以來的英主,既然是英主,那么,對于王賁和李信二人的差距比自己更清楚,然滅楚固然是東出要事。
要事大秦廟堂要事。
極心無二慮,盡公不顧私!
百多年前,商君變法,孝公先主一力支撐!
可現在不是那般情況了,山東諸國,王翦領兵滅燕趙,王賁領兵滅魏國,父子二人滅三國,廟堂上下,軍伍諸人,莫不以為秦國無大將。
王兄身為大秦之主,這一點看得更清楚,群臣側目,秦人尚武,果然王賁領兵滅楚,豈非眾口鑠金,王翦、王賁得大王偏見,以為大王輕視他們,引起軍中不穩。
甚至于王翦父子二人軍功累累,其余老秦人卻無大功加身,豈不是秦王不用所致?
果然那般,軍中便是出了變數,而廟堂之陰陽便是失衡!
期時,對于王翦、王賁二人來說不是一件好事。
對于大秦更是如此。
所以……李信便是最好的人選,雖非滅楚最佳人選!
“寡人向來推崇商君。”
“更是敬佩孝公先主用人之道。”
“然目下之大秦不同也。”
“武真侯所言甚合寡人之心,而那王賁也很明智,至于王翦,當年入軍昭襄先王歲月,如今一晃數十年過去,其人也垂垂老矣了。”
“武真侯一語說的對,滅楚,王賁更好,故而……,寡人不擔憂李信滅楚方略,可卻擔憂李信行軍用兵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