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王兄不在乎他們,絕對不可能的,將來大秦王位的傳承肯定是要落在他們身上,要說在乎他們,卻又看不出來。
群臣為之詫異。
不清楚王兄是什么意思。
周清雖有所猜測,卻不好說,也許是王兄少年之時的經歷,也許是王兄不想讓自己的喜好被群臣所知,以至于擾亂東出一匡之謀。
“護國學宮與沙場,終究有所不同。”
“大秦的將來必然是超越三代,春秋以來,烽火不朽,山東諸國雖滅,然如武真侯護國學宮一語,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對于他們,寡人早已知曉,懷柔無用!”
“大秦東出,軍功赫赫者甚多,昔者,昭襄先王賜死武安君白起,固然令人惋惜,然昭襄先王必有此為!”
秦王政看著王弟一眼。
沒有多言。
對于大秦可以一匡諸夏,建立一個前所未有的恢宏國度,秦王政絲毫不懷疑,而且秦王政自信可以駕馭這個國度。
因為它……就是自己開創的。
然……,后世之君呢?
陰陽家那里雖有長生之妙,王弟所言,也有長生之法,可……天道陰陽,果然將來自己有所不測,大秦必須能夠有足夠資格的人支撐。
否則……那般國度,秦王政不覺得有人可以駕馭,面對山東諸國的殘余之力,面對春秋以來諸國之紛爭,面對大秦內部之赫赫爭謀。
稍有不慎,便會萬劫不復。
扶蘇!
是一個好孩子!
王弟很喜歡他,自己也很喜歡他。
可自己喜歡的人,不一定是最符合大秦后世之君的人。
當初,自己少年之時從邯鄲歸于咸陽,所經歷的諸般,所面對的諸般,不是扶蘇能夠想象的,從扶蘇中央學宮、護國學宮的學業來看。
他有一個機會向自己證明,他有那個能力!
扶蘇之外,后宮之內,也有諸公子,數年之后,也將先后成長大,果然扶蘇讓自己失望,那么……,到時候他需要付出更多。
自己身下這個位置!
扶蘇現在還沒有那個資格一觀!
“希望他能夠讓大王滿意。”
周清明悟王兄話語之意。
數年前,伏念入秦,而偏生卻讓扶蘇入中央學宮,不學儒家的那些懷柔王道之學,意蘊已經初顯。
儒家王道之學非為無用,而是對于一位君王來說,無用!
王道?
從來只有在絕對霸道的基礎上才有資格施展王道!
蒙毅在旁側隨伺,沒有多言,也不敢多言,大王同武真侯之間的言論,似是已經涉及到一個相當隱晦的事情。
對于扶蘇入護國學宮的事情,蒙毅知曉。
扶蘇化名橋松的事情,自己也知曉。
而今,聽得大王吩咐,莫不是大王有意?
然……又非如此。
念及此,微微搖搖頭,摒除心間所思種種,那般事情,自己還是不要多想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