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我解氣?行!你躺平
(本章未完,請翻頁)
!”孫磊的臉依舊是紅的像是要滴血一樣。
錢明不明所以的躺下,剛剛躺平,就被孫磊一個虎撲壓在了身下!一邊撓著癢癢,一邊問道:“不是隼么?不是海隼么?不是冠軍么?不是蟬聯三界么?就問你怕不怕!”
自己累的呼哧帶喘的,卻發現錢明一點反應都沒有。孫磊這才真的有點急了,聲音中都帶上了哭腔兒:“老大,我就是開玩笑的,你...你別生氣啊!”
錢明靜靜的躺在草地上,幽幽的開口:“終歸是淡了...才兩個月不到!小二你就忘了我沒有癢癢肉了么!”語調到了后來,已是抑制不住的笑意,翻身就把孫磊壓在了身下。“小樣兒的!忘了咱們的專業了?你這表演的不過關啊!”
邊上站著看笑話的兩人也直接加入了戰團,一通混戰,四人躺在柔軟的草地上,怔怔的望著藍天。綠草如茵,微風吹拂,清香的草木味撲鼻而來。遠處,牛、馬和羊漫游在草原上,風吹草動,形成了一幅如詩如畫的景象,正如民歌中唱到的,“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靜靜的躺了一會兒,四人起身上馬,返回了蒙古包。今天,他們要早早的休息,明天就是那達慕大會開始的日子了。
"那達慕"有久遠的歷史。每逢慶祝戰功、祭旗點將、軍民歡聚、盟旗聚會以及敖包祭祀等都舉辦那達慕活動。蒙族是個尚武的民族。騎馬、射箭、摔跤被統稱為"男兒三藝"。在那達慕大會上,這"男兒三藝"也就成為民族體育的主要項目。
那達慕大會十分隆重,過去,每當舉辦草原那達慕大會時,方圓一二百里的牧民,都要穿上節日盛裝,扶老攜幼,帶著蒙古包和日常用品,乘車騎馬,從四面八方趕來赴會。遠近的商貿小販也趕來擺上店鋪,出售日用品,收購畜產品。
"那達慕"大會上,賽馬是一項很吸引人的活動。蒙族人是在馬背上長大的,對馬有著特殊的感情。賽馬不僅需要平日把馬馴得十分熟練、十分得心應手,而且要有嫻熟、高超的騎術和頑強勇猛的精神。
比賽時,騎手們身著蒙袍,足蹬高筒蒙靴,頭扎彩巾,腰束彩帶,生氣勃勃,英姿颯爽。數十匹馬站在起跑線上,令槍一響,如同離弦的箭,你追我趕,向前飛奔。賽場頓時沸騰起來。第一匹馬沖到終點,人們會立刻唱起優美的贊歌。
"那達慕"一般在七、八月間舉行。這時正是草原牧草茂盛、牛羊肥壯的豐收季節。當地人穿上蒙袍,配上腰帶和頭飾。歡度這一盛大的節日。
大會的流程簡單的說呢,首先是由身著長袍的牧民馬隊列隊,風姿卓越的蒙族姑娘獻上"哈達",敬上美酒;筋腱突露、充滿豪氣的蒙族小伙熱情的表演蒙式摔跤。
摔跤,旗級那達慕,一般256對摔跤手(布魁參加;不分旗內旗外,每對摔跤手摔跤的時間不加限制。賽出名次大約用三天時間。冠軍要過好幾關。
比賽前,將列成為左右兩隊的布魁、首尾交叉配對子。布魁入場時,各方的指揮和四位歌手唱歌,唱到第三遍時,以特殊的舞步入場。這時,大會主持人宣布布魁的姓名和家鄉。由老布魁和懂得摔跤規則的人當裁判。
射箭比賽是男子漢的一大榮耀,弓身外用竹片,內襯角片制成。兩角兒相接處是堅木做成的把兒。弓的兩端用皮筋弦打緊。用于比賽的弓,其強度為25弦或50弦。箭用柳條做桿,鷹羽做尾,長3尺。
射箭比賽時,選手們從指定距離,用同樣數目的箭,向靶射第一輪。選優參加第二、第三輪比賽。以中靶心、內環、外環數折計分數。
從來沒有經歷過這種熱鬧的許凡三人,也在老大的慫恿下,騎了馬,射了箭。本來錢明還忽悠三人參加一下摔跤,但是被三人識破后,只能怏怏的作罷。
許凡三人足足在草原呆了一周,直到那達慕結束,三人才辭別依依不舍的錢明,踏上了回家了旅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