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郝玶拿過證書,雙手交給楊舟,繼續說道:“學校的100萬經費已經給你準備好了,還單獨為你準備了實驗室,這100萬算是你胡蘿卜基因研究的經費,后面需要開新課題,可以重新來學校申請經費。”
校長和楊舟講話是沒有收音的,待會演講時才會用話筒,所以現在兩人的對話其他人也聽不到。
楊舟聞言感激的點點頭,學校對他非常看重,已經單獨給他建實驗室了,這是力捧的節奏。
不過楊舟還不敢答應什么,畢竟用學校的實驗室做出的成果,也不知道歸屬該怎么劃分。
他還是傾向于自己建一個實驗室。
當然,水稻這樣的項目,楊舟還是非常愿意拿到學校實驗室,借助學校的力量完成科研,最后成果共享。
水稻項目主要是為了名氣,楊舟不會用它來賺多少錢。
“有事隨時可以給我打電話,這是我的私人號碼。”郝玶又從口袋里掏出一張名片遞給楊舟。
剛領完學位證書的其他幾位就在臺下,見到校長和楊舟聊了這么久,還給了楊舟什么東西,只能心里羨慕。
畢竟楊舟實在太強,畢業論文,竟然直接發在了《自然》期刊上。
這可是清北大學的第一次!
在水木大學,也沒有發生過。
楊舟得到特殊關照,也理所應當,看看前面幾排的人,這些可都是沖著楊舟才來的。
臺上此時也結束閑聊,校長讓出了位置,讓楊舟站在講桌后,三個話筒也放開收音,輪到楊舟演講了。
臺下昏昏欲睡的眾多觀眾頓時打起精神。
森和俊坐在中央位置,旁邊有幾個相熟的老科學家,以前大家在學術會議上有過交流。
這次來清北大學,森和俊還帶著其他目的。
他就等楊舟演講結束,找機會單獨和楊舟聊幾句。
楊舟的演講開始了。
“很感謝能夠和大家分享我對基因代碼的一些認識和研究,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基因代碼在未來的一些應用,談談它將怎么改變我們的生活。”
“目前,我在胡蘿卜基因代碼研究上取得了一些成果,發現基因代碼的秘密,每種植物甚至動物,都可能存在電腦上微軟系統一樣的基因代碼系統。”
“基因是相互關聯的,我們可以理解為每個動物,每種植物,都有獨立的底層操作系統,這套系統控制著一切!”
“有一些基因代碼,是可有可無的,就算去掉也不影響植物的生長或者動物的成長,也有一些代碼非常重要,控制植物的個體大小,基本功能,生長時間等等。”
“我想有一天,人們應該可以看到治療絕癥的藥物果樹誕生;也能看到高達四五米的雜交水稻或者根系深入地底數十米的草木在沙漠生存;在海底也能生長數百米的藤蔓源源不斷的生產淡水;甚至植物,會變成一個個生產工廠,產出各種航空航天材料、特種鋼鐵。”
“近百年來,人類從蒸汽文明邁入電氣文明開啟互聯網時代,但下一個時代,也許將會是生物文明時代。”
“而基因代碼學,就是開啟這個時代的鑰匙!希望有更多科學家,也投入這項事業中,我期待能夠和大家一起,改變這個世界!”
臺下的眾人目瞪口呆,就算是定力十足的頂級科學家們,也都有點被震撼到了。
他們想象中的基因代碼技術,最多用于改良植物,可從來沒想過,植物可以成為工廠。
也想象不到楊舟描繪的場景,會在地球上實現。
但楊舟已經提出了,是否表示,他已經掌握一定的技術方向,知道如何對植物進行基因代碼編輯。
等演講結束,安靜數秒臺下才傳來熱烈地掌聲。
郝玶也在高興的鼓掌,楊舟說的猜想要是能隨便實現一兩項技術,清北大學都要成為全球焦點。
生物文明開啟的鑰匙,說得好啊!
清北大學就要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郝玶已經開始計算學校的剩余經費有多少,可以多大力度支持楊舟進行研究了。
森和俊當審稿人時,看到楊舟論文后就已經猜想了很多,但還是低估了這項技術的后續影響。
他很慶幸這次提前來了華國,看來還要下血本拉攏楊舟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