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還有一些條款,比如,楊舟自己想種變異蘿卜銷售,自然不在限制中,只是種植農產品非常繁瑣,中糧和學校都覺得楊舟沒有精力去做。
他們還以為楊舟沒幾個月可活了。
也算是皆大歡喜,楊舟改造1000萬顆種子用不了多少時間,可以全部丟進神秘空間改造。
只是不能立刻拿出來,他需要建立自己的實驗室,到時候再拿出來就不怕別人懷疑了。
因為癌癥的消息沒有大規模擴散,森和俊還不知道,陸續有很多實驗器材開始從腳盆國發貨,聯合實驗室也正式掛牌成立。
楊舟的個人實驗室因為資金充足,也開始讓森和俊代購實驗器材,正在快速建設中。
變異水稻實驗已經完全籌備好,就等著楊舟主持開展工作。
楊舟將瑣事都交給陸雨瑤和郭文濤處理,自己全身心投入到變異水稻研究當中。
他希望在15天后的國際學術會議上,拿出變異水稻研究成果,到時候變異蘿卜加上變異水稻,已經完全可以證明基因代碼技術的正確性。
樹立楊舟在基因代碼學上的權威。
初期的變異水稻,楊舟不準備改造大樹一樣的水稻。
在深入研究水稻基因后,楊舟發現改造出大樹一樣的水稻非常困難。
大樹一樣的水稻,相當于將水稻的底層基因系統全部改變,重新寫一套基因程序,沒有參照物楊舟根本無法實現。
這需要使用到基因代碼編輯的特殊蛋白,而且蛋白編輯基因代碼技術楊舟不能放在水稻實驗室。
最終使用的技術,依舊是Cas9基因編輯器技術。
變異蘿卜證明了蘿卜擁有基因系統,屏蔽一些沒用的基因,能夠制造巨大的蘿卜,同樣的找出水稻基因系統,屏蔽其他沒用的基因,也可能改造出變異水稻,讓水稻增產。
按照這個思路,楊舟每天都待在實驗室,廖院長和白教授也在全力幫助楊舟做實驗。
比如需要2米高的水稻品種,這還是湘南和三雅水稻基地的保密品種,兩人都給弄來了實驗室。
楊舟白天和教授們一起研究分析基因,總結雜交水稻基因代碼,晚上就把雜交水稻種子帶進神秘空間,在基因模擬器中分析每個基因。
前一天遇到的問題,第二天楊舟就能拿出解決方案。
而且因為清北大學全力配合,楊舟還得到軟件編程天才的幫助,他們正在試圖寫一個基因代碼分析軟件。
原理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根據楊舟之前分析出的變異蘿卜基因代碼系統,記錄下相應的堿基對代碼,在改變基因代碼時,最終果實會有什么特殊效果,把一切抽象化的東西,具體到軟件內。
在白教授和廖院長眼里這是一項創舉!
楊舟不愧是基因代碼學的開創者,天才中的天才。
隨著軟件的完善,最終這個軟件可以模擬不同物種的基因代碼,找出不同物種的差異性,甚至在軟件內模擬出物種成熟后的樣子。
但其實,這只不過是楊舟從系統的基因模擬器中得到靈感,讓軟件工程師幫忙重現罷了。
有了這種軟件,隨著數據積累,楊舟以后還可以把神秘空間基因模擬器中得到的數據,輸入到現實的軟件中,這有助于基因代碼學整個學科快速發展。
推薦票、月票傳送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