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楊舟也樂于分享自己的發現,如果這位孟力達能夠發現其中的秘密,那可真是天大的好消息,楊舟也能知道免疫系統到底是怎么回事。
中醫其實有一張表,類似于元素周期表。
就是劃分五行,五色,五味等等的。
但楊舟覺得,表可能不太完善,要利用現代研究,將細胞理論添加進去,那中醫就完美了。
比如像是元素周期表,金屬元素、碳元素有個分類,原子量不同元素就不同,具體到植物上,那就是化合物不同,分類也不同。
但大致還是金木水火土的大分類。
楊舟分享經驗知識。
孟力達聽得如此如醉,他就是中醫專家,否則怎么會去云貴搞重點實驗室。
就是云貴氣候特殊,各種藥物非常多,同時,在云貴地區中藥企業也不少。
和中藥企業配套的就是各種中藥種植業,什么方式種出的中藥,才具有野生藥物的特性都有說法。
現在很多人都說中藥吃了沒用。
那是因為,現在的中藥使用的藥物,大部分都屬于人工種植。
這樣種出來的使用了各種化肥催熟藥物,甚至根本沒有相應的藥性。
而自然生長的植物,攝取的微量元素,和人工種植的完全不同。
簡單的舉例就能明白,走地雞和關在籠子里肉雞口感是不是不同?
野菜和大棚里種出來的催熟蔬菜口感是不是也不一樣?
所以現在的中醫、中藥,面臨嚴重危機。
那就是藥效如何保證!
孟力達希望自己這輩子能夠在這方面取得成就,從基因層面分析人工栽培和野生中藥有沒有區別,中藥植物應該攝取多少微量元素,才能保證藥物藥性達標?
現在人類已經可以用培養液種植蔬菜,其實用來種植藥物也是沒問題的,只要弄清楚藥性所需要的元素含量多少,可以配制出完美藥性的培養液,將中藥種在營養液中。
楊舟的解釋給了他極大信心,讓他意識到,植物和人類疾病息息相關。
或者直接點說,植物和人體免疫系統息息相關。
現在中醫,需要有人發明一張中藥界的“元素周期表”!
也許楊舟已經發現了這張表,否則怎么可能研究出癌癥植物呢?
孟力達激動地問:“楊教授,你已經完全掌握植物和免疫系統的關系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