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真教授手底下還有一個科研團隊,都是對生物學、計算機編程比較擅長的人才。
楊舟將整個團隊收編,掛在自己植物材料方向項目組下面,以后的工作也變成了游走在各個生物實驗室之間,搜集各種實驗資料。
大部分都是基因測序的資料,以現在的科技不需要真的到處跑,其他實驗室只要把資料傳過來,他們整理設計出數據模型,統計各種基因代碼之間的差異化、分析處理訓練數據模型找到其中的規律就行了。
楊舟又可以將他們整理的數據,傳到神秘空間里的生物計算機里分析處理,最后把處理結果告訴羅真團隊。
長此以往下去,現實里就能打造一個基因數據庫,四大方向研究的實驗室都可以調取各種成果。
單獨儲存在生物計算機里的數據,因為和楊舟腦電波連接,隨時都可以調取。
不久后,大家就發現一件十分夸張的事,楊舟竟然背下來無數種植物的基因數據!
任何植物的基因數據都多達幾十M,可能有人覺得這個數據沒什么,但只要想想,一本數百萬字的網絡小說,也就四五M,就知道楊舟的記憶力到底有多夸張了。
楊舟也盡量不去展現這方面的能力,因為的確很恐怖,估計現在羅真的小組,都覺得楊舟是不是運用了什么新型技術,在腦海里植入了芯片。
事實也差不多,楊舟相當于外掛了一個生物計算機,隨時能夠查看里面的數據。
可惜的是這個生物計算機被設計過,只能用于分析基因,要是能儲存別的資料,楊舟就能化身百科全書,把所有資料都記錄在生物計算機內,隨時可以調閱。
隨著生物學統籌規劃計劃組各個項目推進,外界終于收到一些消息,得知明年在植物方面的科研經費,可能超過1000億!
生物學統籌規劃計劃組也曝光,畢竟無數生物實驗室人事變動,會泄露各種消息。
國內科學界反應倒是比較正常,今年癌癥藥物研發成功,財政肯定會很充裕,加大生物學科研投入也可以理解。
而國外不少人也開始擔憂了,特別是剛剛吃虧的醫藥集團們。
他們惹了一次楊舟,最后發現根本惹不起,事關無數癌癥病人的生命,這些人會找他們拼命。
但繼續讓華國的生物學進步下去,是不是以后其他疾病都能通過植物制取?
那就像是曾經國外先發展計算機產業,建設了無數標準。
芯片、網絡、儲存計算機相關的都在西方世界,而現在,華國似乎要在生物領域全面出擊,以后也建立標準,還怎么愉快玩耍!
處在最頂端的資本家們非常矛盾,明面上反對華國發展生物學的話,他們也面臨醫藥集團同樣的尷尬處境。
對方什么成果都還沒出,難道因為對方加大投入,就要跳出來嚷嚷著不許研究?
楊舟也不可能聽他們嚷嚷。
這就跟當年太空競爭一樣。
蘇國要搶先發射衛星,要搞載人航天,要登陸月球。
西方國家也無法阻止別人搞航天產業,最后只能掀起太空競賽。
最終結果,倒是西方世界取得勝利,他們率先登上月球。
還拖垮了蘇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