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技是非常重要的物理基礎。
比如發現了硅的材料特殊性,最后制造出了芯片。
發現石墨烯的特殊之處,最后制造出了很多材料。
就連飛機火箭動車,都是因為使用了各種新的合金,才慢慢發展到現在的地步。
獲取復制真菌的基因雖然失敗了,連內部都遭到毀滅性破壞,無法知道內部運行原理。
但有堅硬的外殼可以研究,同樣可以讓材料學再次進步。
菌桿其實硬度還不是最高的,鈦的硬度比鋼還要低,地球最硬的天然材料應該是鉆石,達到了莫氏硬度10,而鋼達到了6.5,鎢鋼合金也差不多達8~9m。
很多車床的刀片鉆頭,就是鎢鋼合金制作。
鈦的硬度不算特別高,但某些鈦合金的強度和硬度非常不錯,目前吳爭團隊測試,復制真菌的外殼硬度接近了鉆石,已經差不多是地球最硬的材料之一了。
比它硬還有一些合成材料,比如石墨烯、聚合鉆石納米棒、纖鋅礦型氮化硼、氮化碳等等。
但這些材料,也沒辦法和真菌桿相比。
真菌桿可還有各種讓人瞠目結舌的其他數據!
楊舟其實還在等待吳爭研究完熔點,發現菌桿的超強延展性!
要知道創世蘑菇1號,當初只有1米大小,最后覆蓋了方圓上百畝,把土地都弄裂開,讓地震監測站發現騰格里沙漠地震。
現在看起來只有食指大小的菌桿,延展開至少也能把一個人包裹住!
當然目前楊舟自己也不確定,這種材料延展開后,會不會快速收縮,同時除了強力拉扯延展,還有沒有其他激活手段,讓菌桿固定成延展形態。
這都需要華國材料科學家去努力。
吳爭其實是生物學家,后面需要他找其他科學家配合。
楊舟很希望材料學家能夠發現這種材料的更多特性,因為他隨時可以制造這種材料。
目前知道的情況就是通過吸收地球已有的微量元素,就能制造這種特殊材料。
創世蘑菇1號,就是在騰格里沙漠地下河到處吸收微量元素,最終分裂出很多小蘑菇。
不過這種材料,在楊舟這里還是排在第二位。
第一位,依舊是火種植物改造的金屬屬性植物。
他掌握的兩種高級基因,現在無法融合,最大的原因便是沒有找到合成的初始植物。
創世蘑菇直接和火種植物基因是沒辦法合成的,火種植物基因放到創世蘑菇內,就直接被復制,記錄在基因庫里,創世蘑菇壓根不屬于普通植物。
甚至因為火種植物基因殘缺,復制孢子復制基因后,也沒辦法發育。
最后只能得到擁有火種植物部分基因的復制孢子。
“能不能不使用鐵堿基植物做母體,我就用普通植物,不停合成,進化出一株特殊植物再作為母體呢?”楊舟心中想道。
他越想越覺得可行,創世蘑菇里各種基因都有,特別是本體基因。
創世蘑菇的隔空傳遞基因信息能力就是一種基因基礎功能,堅硬、抗輻射、抗高溫、可收縮的外殼,同樣是自帶的部分基因功能。
雖然這個外殼不帶鐵堿基,可楊舟明明在創世蘑菇內部觀察基因時,發現了幾百種基因類型。
復制真菌內部,其實也蘊含鐵堿基,或者鎢堿基,硅堿基。
管它那么多,先慢慢嘗試合成就行了!
做科研,不就是在迷霧中慢慢探索,一點一點嘗試嗎?
反正楊舟已經做好準備,大不了再做幾千次實驗!
楊舟興奮起來,這有點像當初研究變異胡蘿卜時候的心情,他有預感,自己商城很快就能出現一種非常高級的植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