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維溝通后楊舟還確定了一件事,那就是空間泉水的產量的確和等級掛鉤,目前楊舟的空間泉水只有128個泉眼,但到了7級就是256個泉眼,到了8級就是512個泉眼。
泉眼越多產出的空間泉水也越多,這樣才能更快發展生物文明。
否則植物動輒生長周期幾十年,幾百年,靠著自然生長壓根不現實。
結束和李維的對話后,楊舟做出決定,也相當于重新規劃了自己的目標。
本來打算慢慢種田發展,和漂亮國競爭,穩步發展生物科技。
既然知道宇宙中還存在外星人,并且外星人還因為靈魂能量很可能發現地球后,對地球存在殺心。
那就不能再坐以待斃了。
必須要盡快發展到星際時代,進入宇宙才有更多轉圜余地。
就算真到了最后關頭,還有進入宇宙流浪這一條路。
當然楊舟想的是先把太陽系的8顆行星都開發一遍,然后再看看遇到的大過濾器危機是什么,隨時準備跑路。
倒不是楊舟自私,而是如果真的遇到能毀滅人類的存在,楊舟除了帶著親人朋友逃走,幾乎沒有別的路可以走。
逃走以后還可以慢慢回來找未知文明報仇,要是坐以待斃,那就直接沒了。
在計劃單上,楊舟鄭重地寫下很多文字。
其中很多都是圍繞著宇宙飛船規劃的,就像是李維提醒的那樣,不管遇到什么危機,首先弄一艘宇宙飛船那是絕對正確的選擇。
現階段又不可能用植物制造宇宙飛船,也就只有靠著植物帶來的材料科技進步,用物理手段先打造一艘隨時可以逃跑的飛船。
隨后就是在月球建立基地,火星建立基地等等。
中間就涉及宇宙飛船的內循環系統了,要是在宇宙中航行數十年,什么植物可以吸收宇宙中的能量產生水、氧氣等等。
而且楊舟覺得不用再那么保守,比如發電樹也應該盡早拿出來。
可以發電的植物,其實地球也是有的,在印杜森林里就有一種發電的樹木,如果不小心碰到它的枝條,立刻就會感到像觸電一樣難受,所以叫電樹,這種樹只會在早上和下午有陽光照射的時候才會產生電流,而到晚上沒有陽光照射的時候,不會產生電流。
科學家研究發現,這種樹能夠帶電的原因,就是因為樹體內有“硅”元素,在它的體內形成太陽能硅電池的形式,所以經陽光照射的時候會像太陽能電池一樣產生電流。
楊舟完全可以借口研究電樹,最后改變基因研究出了發電樹。
同時也順勢放出朝天葡萄藤和金屬葡萄藤。
基因鎖的問題科學家們也早已得出答案了,因為YZ細菌本身存在基因鎖,很大概率改造的植物,也會自帶基因鎖。
這在楊舟拿出的癌癥植物、減肥植物、健身植物、艾滋植物、安神樹上都得到驗證。
細數起來楊舟手里流出的黑科技植物還真是不少。
只是很多都還沒有商用,畢竟植物的特殊功效,大規模運用,必須要種植很長一段時間,也只有小規模驗證才可能使用空間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