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半夜,楊舟就一直在為了獲得發動機植物而努力,為了發動機植物生長的特殊環境,楊舟還專門打造了一個培養器。
在神秘空間,改造了一些實驗儀器。
隨后便開始煉制(種植)發動機之旅,一通煩瑣的操作下來,也讓楊舟意識到,想要大規模“種植”發動機比較麻煩。
這次他選擇的屬于小型發動機,大概能放在玩具車內,而不是大型的空天飛機發動機。
在火種源的基因庫中,有很多種選擇,楊舟為了速度更快,才使用了這種手指頭大小的小型發動機。
很多人小時候應該也玩過四驅兄弟動畫的那種四驅車,楊舟想要快點看到改造后的發動機是什么樣,所以選擇了這種熟悉的型號。
這種屬于小型電機,還有更加小的型號,比如很小的機器人,動力應該也需要各種電機提供,這些電機目前基因庫里面也有。
鐵蛋對楊舟完全沒有防備,因為根本想象不到世界上還有創世蘑菇這種生物。
按照鐵蛋的理解,數據庫給了楊舟,但楊舟最終只能在無數發動機內選擇現在最需要的這一種。
當然如果楊舟想要選擇更加復雜高級,能夠在太空中使用的粒子發動機,那也完全沒問題,鐵蛋并不在意楊舟會選擇用哪一種。
幾個小時后,楊舟等待熔爐冷卻,從里面取出小手指頭大小的圓柱體,外觀和小型玩具電動機有點類似,只是沒有發動機的電源線。
正當楊舟在想該怎么啟動時,電動機鉆頭突然旋轉起來。
“它的動能是怎么來的,憑空旋轉不太可能吧?”楊舟捏著電動機思考著。
這個發動機材料可是用了一些輻射物質,楊舟作為華國最頂級的生物學家,想要獲得輻射物質并不難,生物實驗當中,很多都會使用輻射物質。
而且發動機長成完全體后,是沒有輻射的,否則楊舟也不敢親自上手。
能源很可能來自輻射!
為了知道發動機的秘密,楊舟決定拆開發動機。
在這之前,楊舟先做好安全防護準備。
使用工具也比較方便,反正在自己的空間,就像是擁有無形雙手,完全可以靠著念力,控制各種工具動作。
又是半個小時,楊舟才終于使用小鋼鋸,將整個發動機切割開。
這次看到了內部的復雜構造,簡單查看楊舟便知道這和地球上的電動機原理根本不同。
就像是當初小左輪被火種植物改造了一樣,當時是分子層面的變化。
這次不但是分子層面變化,還出現了很多器官。
這小小的發動機集成了完整的金屬提煉,組裝結構,已經變成了復雜且有生命力的特殊加工廠。
看完這一切后,楊舟便知道各種型號的發動機,很長一段時間都沒辦法運用在民用科技上。
除非當他宣布制造出了發動機植物,可以生產各種發動機。
否則各種研究機構,好奇心爆棚的人,都可能拆開發動機看看里面到底怎么回事,最后三觀會被顛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