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站三名宇航員正手動控制牽引繩對接航空艙,只要這次對接成功,將來更多航空艙就可以通過空天飛機運輸到空間站。
要不了多少次,就能在外太空建設起一個超大型空間站。
本身空間站設計之初就考慮到擴充問題,以前每次發射火箭運輸比較麻煩,現在有了空天飛機不只是人員運送更加方便,擴建也更加容易。
經過幾十分鐘的努力,空間站終于對接完成,唯一的女宇航員對著通訊器匯報成果。
九全秘密基地接收到信息,整個基地一片歡騰。
緊接著空天飛機啟動回歸程序,太空中龐大的空天飛機開始調整軌道,發動機再次大功率啟動,噴出無數火焰,開始朝著地面飛去。
在飛行途中自動調整方位,對準九全基地而來。
幾十分鐘后已經進入大氣層,高速摩擦根本無法傷害到超熔材料包裹住的空天飛機,降落時因為有充足的燃料也不需要降落傘。
飛行器調整方位底部朝下,慢慢地出現在所有人的視野中。
秘密基地內所有人都可以通過監控,看到外殼已經焦黑的空天飛機,此時飛行軌跡非常穩定,在自動化程序的控制下,飛行器緩緩降落到指定位置,穩穩地停在地面。
“成功啦!”
“啪啪啪,太好了,首飛成功!”
控制室內無數技術員激動地站起身不停鼓掌,不少人都激動地擁抱在一起。
先前還只是起飛成功,現在運輸完貨物,還完美降落,將來還能重復使用飛行器,所有人都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楊舟見證了這一幕,也跟著獻上掌聲。
航空事業再進一步,人類已經可以隨意進入外太空了。
當然漂亮國早已經實現了這項技術,2010年便已經試飛X-37B空天戰斗機,但這個戰斗機總重量也才5噸,而楊舟參與改造的項目,載重就超過了20噸,整體更是超過2個重型火箭,總體重量達到了4000噸!
也正是這個重量,嚇到了無數人。
像是我們目前發射的重型運載火箭,總重量就已經超過了1500噸,載重更是達到了100噸以上,現在的空間站還有月球火星探測器,就是靠著這種重型火箭送上天的。
原本這種火箭屬于一次性火箭,現在終于成了可重復使用的空天運載飛行器。
接下來就是對能源使用進行改進,將可控核聚變運用到空天飛機上,到時候重量和大小肯定會降低,但載重量和續航能力卻可以得到增強。
第二天新聞媒體也做了一次官方報道,標題便是“熱烈慶祝我國航空航天技術取得突破,空天飛機成功首飛,進行第一次地外往返航行!”
這條新聞一出,自然讓無數人震驚。
尤其是普通網友,大家以前完全沒有看到相關計劃,結果突然就冒出來這樣一條新聞,無數人感到振奮不已。
最讓網友們津津樂道的還是國外的媒體報道,很多人把昨晚的報道轉載回了國內。
昨晚半夜的時候,正是國外白天,所以國外的媒體收到了情報,甚至比國內的報道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