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只是找到了方向,要研究成功可能需要很多年時間。
楊舟倒是不缺癌癥植物,反正現在都是用復制孢子復制,其實不用多少成本。
但癌癥植物事關人體免疫系統,如果弄懂了什么植物基因對免疫系統有作用,其實對生物技術來說,有借鑒作用。
楊舟讓田院士研究癌癥植物,實現地球本土化,破解基因鎖的目的,就是為了弄明白癌癥植物的基因代碼。
創世蘑菇讓楊舟走了捷徑,但按照正常發展來說,還是一步一步研究進步比較好。
解決不了癌癥植物研究的問題,將來很難開發出其他植物。
從論壇里楊舟甚至了解到,大部分高級宿主,最初研究的都是癌癥植物。
因為這關乎他們的生命安全,不少人其實都是用系統自帶的植物黑科技系統,使用基因模擬器,一步一步的提升科研實力。
拿李維來舉例,他也研究出了癌癥植物,對人體有很深入的研究。
最后才開發出了基因強化植物、獸化植物、義肢植物等等。
這都和人體息息相關,反而是楊舟因為獲得創世蘑菇的關系,現在有點像揠苗助長,提升到了7級,卻沒有正常7級該有的科研實力和技術。
國外的生物小組沒有基因模擬器可以使用,都摸索出了對癌癥有作用的植物,讓楊舟有些反思自己最近的操作。
“有點過于依賴系統,還有商城功能了。”楊舟心中暗道。
他發現了這個危機,自己在過去的幾個月時間內,都在想辦法制造出能夠賺經驗值的植物。
忽略了基礎技術積累進步。
從技術層面上來說,楊舟對植物基因自然十分了解,這遠在生物計劃組之上。
但從實用層面上,楊舟有點脫離一線,很久沒有親自開發什么植物了。
高級植物基因很了解,暫時技術儲備又不能制造出什么黑科技植物,都是利用火種源,或者在商城購買帶有基因鎖的植物。
基礎植物的基因代碼,楊舟現在還真不敢保證,比國外的一些頂級專家厲害多少。
上次他還在網上說讓國外研究癌癥植物,現在人家真的找到點方向,已經有一些成果了。
這次國外生物計劃小組帶著癌癥植物來參加博覽會,算是給楊舟提了個醒,不能脫離一線,尤其不能忽略生物技術基礎研究。
他準備推動一下這方面的技術積累,等田院士研究實在太慢了,楊舟想加快速度。
現在倒是有兩個方法,其中一個自然是找代理商李維,現在李維靠楊舟提供的植物賺經驗值,楊舟可以嘗試讓李維將一些技術共享。
這有一定可能性達成合作,另一個辦法就是找戴夫,讓他交出癌癥植物的技術資料。
都不用火種源來傳遞信息,只需要戴夫將不帶基因鎖的癌癥植物賣給楊舟就行了。
對系統宿主來說,各種植物的基因是最珍貴的價值所在,一般肯定是難以達成合作,可楊舟對戴夫和李維都有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