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的生物學家都覺得,這次植物博覽會是來耀武揚威的,但楊舟和主辦方卻是打算用這次博覽會推銷產品。
最重要的還是宣布宇宙飛船成功發射的消息。
宇宙飛船看起來屬于航天領域,但是使用的大部分材料,卻屬于生物科技。
這次博覽會,也會對外放出一些消息,單單靠著超熔材料,還有發動機植物,就能碾壓自以為技術領先全球的外國生物學家拿出來的技術了。
等楊舟帶著無數院士來到爭論的人群前,無數人自動讓開了一條路。
因為楊舟就是他們討論的主角,記者們是想事情鬧大,獲得新聞素材,張豐等人覺得趁著這個機會,把學術高地占領,當著無數人的面,確定學術成果也非常不錯。
在來之前,所有人都研究過了,確認學術成果,終究要靠期刊論文。
楊舟雖然是在七八月份研究出了變異胡蘿卜,那時候卻沒有詳細在期刊論文上寫基因的代碼理論。
用的其實還是基因剪輯的技術,只不過換了YZ細菌,成功率大增!
當時大家其實都相信了楊舟,以為他開創了基因代碼學,那是迫不得已,楊舟說什么,他們也只能相信。
那時候楊舟就說是因為基因代碼理論,才保持了100%成功率。
但現在,大家都知道內情了,根本不是基因代碼理論的原因,而是YZ細菌本身就能帶來高成功率。
隨后張豐等人確實借鑒了不少楊舟提出的技術,但這是私底下借鑒。
在期刊上,他們經過后期補救,搶在楊舟之前,把成果弄到了自己頭上,這就是一筆糊涂賬,根本算不清楚。
很多國外的科學家都相信,華國和西方世界的媒體報道,最終肯定是完全相反的兩個版本。
楊舟到來,還是不少科學家給面子的,沒有對楊舟出言不遜,認識的人還相互致敬點頭。
“你們在爭論什么?”楊舟皺眉問道。
年輕的科學家也是清北大學畢業的博士生,現在正在四大方向的實驗室做實驗助手。
聽見楊舟詢問,馬上喊道:“是他們采訪說的話有問題,這些人不要臉,說基因代碼學是張豐和諾丹尼開創的,我們都知道,這些都是楊教授您開創的成果,我剛才反駁他們,但他們臉皮真厚,還否認我說的話!”
這人用的英語,不然外國人也聽不懂他在說什么。
記者馬上不答應了,什么楊舟開創的基因代碼學,他們不承認!
就是張豐和諾丹尼開創的,不服就看論文發表日期啊!
楊舟就發了兩篇論文,里面只涉及了一點基因代碼的東西,根本不算數,至于楊舟私底下學術交流上單獨講的話,不能當作證據。
給學生寫的基因代碼學基礎教材,更是不能拿來當證據,當然就算是證據確鑿又怎么樣,反正他們不打算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