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豐和諾丹尼等人走在一起參觀華國研究出的植物,希望獲得一些靈感,也打聽一下華國生物到底到了什么地步。
華國的展館在另一側,所有植物都種在地上,其他國家帶來展覽的植物,都種在大小不一的花盆里,所以來到華國展館時,頓時就給人不一樣的感覺。
張豐首先看到的是金屬葡萄藤植物,目前國外還沒有這方面的研究。
當看到植物的果實都是一些堅硬的金屬,介紹里寫著這種植物可以吸收貧瘠礦地的金屬后,整個人都不好了。
“沒想到,他們的技術已經到這一步了,我們好像也有材料植物的研究團隊吧,他們只是利用植物加強纖維,準備來替代木地板,還有鋼材,楊舟的團隊已經直接吸收金屬。”
“聽說華國不缺鐵,不過鐵礦都是貧瘠鐵礦,這種植物直接改善了這個缺點,我們真的落后了。”張豐嘆息道。
諾丹尼捏了捏已經摘下來的金屬葡萄,這顆金屬葡萄藤比較特別,不只是吸收了鐵元素,似乎還能吸收金元素。
摘下的葡萄,竟然是黃金!
比起鐵礦,很顯然金礦更加有價值。
而且金礦更加難以開采,像是以前漂亮國大淘金時代,都是在河邊翻洗泥沙,將金給掏出來。
要是這種金屬吸收的植物,可以替代淘金過程,只要種在金礦礦砂旁,就能將里面的黃金吸收出來,隔一段時間直接就可以收獲黃金了?
相信很多人都會對這種植物感興趣的。
這次他們生物計劃組攜帶無數植物來到植物博覽會,也準備尋找客戶,將一些植物推銷出去,但現在很顯然他們的植物都沒有華國研發的植物有吸引力。
“早知道會這樣,我們真不應該來參加這次活動哎。”諾丹尼也嘆息道。
其他人都分散在場館內,參觀各種各樣的植物。
很快有人來到了沙漠植物區域,楊舟一開始想要舉辦植物博覽會,就是因為大西北實驗室研究出了沙漠植物梭梭樹,這次植物博覽會自然要重點展出。
剛好國外也帶來了同類產品,負責這個項目的科學家是常青藤大學的生物教授比爾森,此時他感覺渾身發冷。
因為他帶著幾十人的團隊研究出的抗旱植物,和這里展覽的梭梭樹相比,差距太遠了!
他們的植物目前融合了幾種根系發達的植物,理論上可以適應各種復雜環境。
可惜的是復制孢子目前比較急缺,再加上沒有加速生長液,他們的植物還是幼苗。
根本來不及大規模實驗種植,這次也是想把參數展覽出來,吸引客戶提前采購,預計要幾年后才能大規模交貨。
但比爾森剛才看到的這種特殊梭梭樹,根系能夠深達幾十米,并且有實驗照片展示。
還有便是現在就能無限量提供這種植物種子。
比爾森已經看到不少中歐帶著頭巾的沙漠富豪客戶,都在圍著這些植物,討論要采購多少回去種植了。
“他們到底是怎么辦到的?這種樹起碼也要1年才能成熟吧,難道一年前他們就開始展開這項研究了嗎?”比爾森和同伴說道。
“的確很奇怪,大規模出售倒是好理解,他們肯定也用復制孢子復制種子,但這成品是怎么種出來的,絕不是短期能夠做到的事,除非他們有非常厲害的加速手段。”另一名生物學家摸著下巴沉思一會兒說道。
在場館內自然無法獲得答案,他們看到了很多植物,有的植物成長周期甚至好幾年時間,但今天的展覽上,都有植物的成熟體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