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曲、第一變奏、第二變奏,葉朗的演奏都無可挑剔,渾然天成。
但在第三變奏卻出現了瑕疵。
蘇晨聽出來了。
蕭納大師自然也聽出來了。
從第二變奏過渡到第三變奏,風格和技法上有一個巨大的轉變。在蕭納看來,前面的主題曲是整部曲子的基礎和基調,第一變奏和第二變奏是運動前的熱身,而第三變奏無疑是這首變奏曲的第一次高潮。
但葉朗從第二變奏過渡到第三變奏的時候沒有處理好,使得過渡稍顯生硬了。
而且第三變奏也并沒有做到他期待的那種酣暢淋漓。
演奏技法沒有問題。
而是在一些細節上處理得不恨到位。
蕭納微微搖了搖頭,心道:“曲子是好曲子,可惜這葉朗終究還是欠缺一些火候。”
“不過功底還是扎實,好好培養,未來可成大器。”
他在心中已經對葉朗下了判斷。
蕭納身邊的斯蒂芬聽到這首《第一變奏曲》也是萬分欣喜激動。
他和蕭納一樣起初對這首變奏曲沒抱太大期待。
但現在已經徹底淪陷其中了。
他已經忘記了之前的不快。
他的世界中只剩下那輕快悅耳的鋼琴聲,把他帶入了一個美妙的藝術世界。
臺上的葉朗也徹底進入了音樂世界中。
他忘記了周遭的一切。
眼里只有面前的鋼琴。
他漸入佳境。
達到了夢寐以求的心流狀態。
第五變奏:狂野的托卡塔
第六變奏:使用典型的意大利觸鍵手法,一只手時而危險地跳過另一只。
第七變奏:分散多變的節奏與敏銳的裝飾音使之充滿了別樣魅力。
第八變奏再次迎來一次華麗的炫技。
雙手不斷接近又分離,兩臂交叉在視覺上呈現出令人激動的效果。
不斷險峻重疊的雙手,讓直播觀眾直呼臥槽。
“臥槽!炫技越來越夸張了啊。”
“你們發現沒有不越往后需要的技巧越高,現在回想第一變奏的雙手交叉彈奏,真的只是入門級,到了后面不僅需要雙手交叉,還需要速度……我真擔心葉朗交叉雙手的時候,兩只手碰在一起,破壞了演奏的節奏。”
“變奏曲?錯了!這是炫技曲!”
“蘇爹寫的曲子啊!我想看蘇爹彈怎么辦?”
“誰說這首曲子反復演奏以后就不買葉朗演奏會的票了?他就是反復一百遍!我都還想聽!”
“聽到這里我的手臂已經酸了。”
“要彈好這首曲子,不僅需要技巧,還需要體力和持久力啊!你們看葉朗額頭已經冒汗了。”
“難度層層遞進,葉朗不會翻車吧?”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而就在這快節奏的炫技之后,迎來了第九次變奏,三度卡農。曲子舒緩下來,像一條緩緩流淌的小河。
嫻靜、迷人、抒情。
聽者的心緒在第八變奏躁動起來后,仿佛在第九變奏的卡農里得到了安撫,讓人的心緩緩靜下來。
僅僅是鋼琴曲愛好者可能聽不出其中端倪。
但對于一些行家,聽到這里,已經發現了這首曲子的不簡單。
蕭納激動地抓住扶手。
由于用力過大,
手背的青筋都鼓了起來。
他發現了這首曲子的規律,或者是創作者的謀篇布局。
“每三個變奏為一小組,每個小組中,第一變奏是相對自由的曲目,第二變奏通常是托卡塔,第三變奏目前來看全是卡農。”
“音樂節奏起伏,開頭、發展&高潮、結尾,這比寫小說還要標準的流程!”
“每組音樂在重復相同結構的同時,又富有充分的變化,使得整部曲子有種工整的整體感和變化感。”
“節奏方面舒緩自由、歡快跳躍、卡農小調營造出淡淡的憂傷感。”
蕭納已經將前面九個變奏的創作規律摸透了。
不過現在還沒有聽完整部變奏曲,暫時不知道這首曲子的全貌。
但僅僅是前面九個變奏,
就已經給了他足夠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