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彥和陳曉薇最開始的注意力都在《囍》這首歌的旋律、編曲和唱腔上。
但越聽越不對勁。
《囍》!
當他們看到歌名的時候,本能反應是這是一首與結婚相關,并且應該是相當喜慶的歌曲。
然而前奏卻給人一種深沉之感。
并且歌詞……
二人同時看向手中蘇晨給他們的歌詞。
一看之下,神色變得更加古怪!
詭異!
詭異到讓人背脊發涼。
“正月十八,黃道吉日,高粱抬”,這句寫結婚沒錯。
但總覺得哪里不對勁。
舒彥微微皺眉。
學習民樂,無可避免會接觸到一些民俗。并且他熟知嗩吶,嗩吶與紅白喜事相關。
他腦海里瞬間冒出一個民間說法。
臘不定,正不娶。
即臘月不定親,正月不娶親。
為什么呢?
不吉利。
臘月是每年的最后一個月,又稱歲尾。在這個月民間有著相當多大型祭祀活動。在祭祀之月定親古人認為不吉利。
正月是一年之初。
若舉婚嫁,女子從婆家出行。正月便離別父母,對于一年來說不是好的開始。
華夏人喜歡討彩頭、圖吉利。
正如新年第一天老人們如果有病正在吃藥,他們都會停掉,意為從新年第一天開始我就不吃藥了!以圖一年四季身體安康。
既然如此,那“正月十八,黃道吉日,高粱抬”這句歌詞就顯得更加詭異和矛盾了。
明明是大喜之事,但偏偏犯了忌諱。
而后面的歌詞同樣充斥著這樣的矛盾和詭異。
一尺一恨匆匆裁、裁去良人。
不是結婚嗎?
喜慶呢?
一尺一恨……我怎么想到的是新娘上吊啊?
想及此處,舒彥不由背脊發涼。
野貓都跟了幾條街,上樹脖子歪。
貓經常出現在恐怖故事中,黑貓深夜出沒,本身就是詭異的象征。上樹歪脖子……它還盯著你看!
臥槽!
陰間氣息瞬間就起來了啊。
你這是結婚還是下葬啊?
而且乍一看“上樹脖子歪”容易看成“歪脖子樹”,腦海里瞬間浮現出崇禎皇帝吊在歪脖子樹上的畫面。然后在崇禎皇帝頭上面,一只黑色野貓用那雙散發著幽青色光芒的眼睛冷冷盯著你……
毛骨悚然!
恐怖!
鬼故事啊!
即便蘇晨家里燈火通明,但大晚上的,舒彥和陳曉薇都不由向彼此靠近了幾分。
這歌詞讓人害怕。
充斥著詭異和不祥。
此時歌曲的播放還在繼續。
“那官人樂著尋思了半天
只哼唧出個離人愁來”
“她這次又是沒能接得上話
她笑著哭來著
你猜她怎么笑著哭來著……”
忽然!
此刻!
高亢的嗩吶聲驟然炸響。
舒彥和陳曉薇都是瞬間一激靈。
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竟然還有嗩吶!
舒彥這才明白蘇晨送他嗩吶的深意。
有了嗩吶的加入,這首歌仿若瞬間注入了靈魂。
但那種詭異的氛圍卻更濃了。
嗩吶一響,不是升天,就是拜堂。
可前面的歌詞很難讓人聯想到拜堂兩個字……
伴隨著嗩吶聲,一句句拜堂成親的話語夾雜其中。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對拜!”
終于有【囍】了。
只是有了前面的陰間氛圍渲染,這拜堂成親卻似乎被蒙上了一層灰霧。
可以想象這成親的場面是冷清的。
在夜間。
只有高堂上那忽暗忽明的燭火在搖曳。
陰風陣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