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三季節形式大同小異,經典曲目、經典樂器也基本呈現得差不多了。
在第二季播出的時候,收視率達到了巔峰。
然后在第三季收視下滑。
究其原因,是因為節目形式并沒有做到創新,節目中的樂器、音樂在前兩季觀眾都看過了,缺少了新鮮感和吸引力,從而收視疲軟。
在這樣的背景下,《國樂大典》第四季迫切需要創新。
打破桎梏。
但該怎么創新,這是整個團隊都為之頭疼的問題。
十幾個方案被提出,然后被一一否決。
“這個方案換湯不換藥,觀眾并不傻,不行。”
“還是缺少足夠的新鮮感。”
“我覺得我們的思維還沒打開,拋開一切束縛,使勁想,頭腦風暴。”
此刻,會議室中。
最新方案再次被導演齊松否決。
偌大的會議室陷入一片沉默。
還有一個月就是《國樂大典》播出的時間了,以往這個時候,節目已經進入了緊張的后期籌備階段。
但今年連節目的方案都還沒確定下來。
“齊導,不能再拖了,再拖……第四季真的來不及了。”副導演白揚說道,“第七方案尚可,要不我們就用第七方案吧?”
然而齊松非常堅定搖了搖頭:“不行!第三季已經證實走老路不行。我們得找到新的節目形式。”
“如果時間來不及,大不了推遲播出。”
“白揚,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我想我們不能馬虎,要么不做,要么做到最好。你明白嗎?”
白揚無奈嘆了口氣。
齊松什么都好。
就是愛較真。
太執著。
這是他的優點,也是他的缺點。
白揚知道無法改變,便道:“既然你已經下了決心,那我們就頭腦風暴討論討論?”
接下來的時間里團隊成員提出一個又一個創意和想法。
頭腦風暴的要訣在于,風暴的時候不去評價想法和創意是否合理可行。
只要一股腦思考暢想就對了。
把所有創意都記錄下來。
最后才去評估和篩選。
時間不知不覺到了中午,忽然音樂指導章柔靈光一閃。
“齊導,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章柔激動道。
“什么?快說。”不知為什么齊松感覺章柔的提議將是勁爆的,史無前例的。
“最近麒麟才子不是引領了一場國風音樂大潮嗎?”章柔的語速不由加快,似乎很想以最快的速度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所以我們為什么要拘泥于國樂二字呢?第四季!我們完全可以改名叫《國風大典》。一方面緊跟時代潮流,一方面也從固有的國樂突破到了國風。”
“在國風二字下,我們既可以保留節目原來的某些環節。也將節目拓展到了流行樂的范疇。”
“正如國風歌曲那般,既有傳統,又有流行。這不正是大眾喜歡的嗎?”
“看看《囍》和《大魚》的火爆程度,便可見一斑。”
“除此之外,我們是央臺節目。如果改名《國風大典》,也能起到推動國風創作的作用。我們節目不正是為了宣傳和發揚華夏的音樂嗎?國風也是華夏音樂的一部分。與我們創辦節目的初衷不謀而合。”
“如果再能請到諸如麒麟才子這樣的詞曲人創作國風類型的音樂……我相信,這檔節目一定能大火!”
章柔越說越激動。
齊松、白揚等人聽著神色也是連變。
欣喜、興奮、精彩!
齊松感覺自己頭上像是被菩提祖師連敲打了三戒尺,驟然開悟,激動萬分,“好!好!好!絕佳的創意!”
“就它了!就它了!你們覺得呢?”
白揚道:“非它莫屬。”
其余團隊成員也紛紛同意。
“終于找到了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