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兒!
只有兩個字。
看標題根本不知道這篇文章要講什么。但因為上一篇文章的爆火,大家都知道,這篇《范兒》肯定也是將蘇晨新歌的。
閱讀爆表。
很快閱讀量突破千萬,向著兩千萬進發。
《范兒》沒有像評價《東風破》那般把這首歌曲細致到歌詞、譜子、編曲來將。
因為這些在上一篇文章已經寫過了。
白白胖胖用幾乎八成的筆墨在寫《在梅邊》的逼格。
她對這種逼格的描述叫做“范兒”!
文中最開篇就點題:
“《在梅邊》唱出了華夏范兒!”
在白白胖胖看來,《東風破》是“風”,它吹響了新國風的號角。
《在梅邊》是“范(兒)”,它向世人證明了華夏音樂的可能性,華夏音樂也可以很嗨、很酷、很有范兒!
“所以《東風破》和《在梅邊》聯系在一起,它們就是風范!”
“華夏音樂應有的風范。”
“海納百川,包容兼備!”
這篇文章論點清晰,觀點鮮明,很快就在全網發酵開來。
各方大佬紛紛點贊。
甚至連央媽都評論了一句:“華夏音樂即將迎來它蓬勃發展的春天。”
《在梅邊》蘇晨單純認為里面有戲曲元素,然后RAP這種風格也很鮮明。
他選擇這首歌,僅僅只是想給大家提供更好的創作思路。
但沒想到竟然成了“范兒”。
還和東風破“夢幻聯動”。
因為這篇文章,蘇晨多了一個綽號。
粉絲們都稱他為“范兒”。
娛樂媒體在文章中也用“范兒”代指蘇晨。
就這樣!
他成了范兒!
別人都是腕兒,只有蘇晨,是范兒……
《在梅邊》能火起來,一方面是他的詞曲和風格,另一方面奇跡組合的神級表演也功不可沒。
和王安不同的是,
因為那段“嘴瓢RAP”,舒彥再次名聲大躁。
這讓王安很無語……別人唱就上熱搜,我唱……就是路人甲?不對!路人甲都沒撈到。
懷疑人生啊。
“我真的沒有紅的命?”王安很苦惱。
其實這也不是王安的錯,確實《東風破》演唱不難,最吸引人的部分是詞曲,而非演唱。
因為不需要炫技。
而《在梅邊》多多少少有點炫技的成分……
所以舒彥備受關注,王安無人問津。
就難受。
隨著《國風大典》第二期結束,詞曲人、唱作人的創作思路完全被打開了。
《東風破》破開一個全新局面。
《在梅邊》告訴創作人“國風沒邊”。
“哈哈哈,蘇爹這歌名取得就很有意思……東風破,我給你們破局。《在梅邊》,不要被三新三古束縛住了,創作‘沒邊’,國風‘沒邊’……積極創新,打破桎梏!”
“還有這層用意?我悟了!!”
“原來蘇爹一直都在提點我們啊。”
“蘇爹用心良苦。”
“淚目。”
“吹爆我蘇爹。”
“蘇爹我愛你,么么噠~”
也不知道是誰第一個把“梅邊”解釋成了“沒邊”,然后蘇晨的無心插柳,竟然又成了“刻意提點”。
還有人吹蘇晨的格局。
“我蘇爹格局大了。”
“不愧是范兒!有祖師爺的范兒!不藏著掖著,用歌曲的方式提點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