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是世界上最浪漫的民族。
月亮、星星,都承載著華夏人的美好寄托。
仰望星空、望月思人。
《夜空中最亮的星》像有魔力般,迅速感染著人們的情緒。
冉小琴是一名公司小職員。
她正在出租屋看著《快樂合唱團》,早已經淚流滿面。
她想起了過世的奶奶。
她94年出生,今年27歲,來自農村。
父母都是農民工,在工地上做苦力活支撐著一家老小的開銷,很累。
和很多農村孩子一樣。
她是留守兒童。
從小跟著奶奶長大。
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她比同齡的孩子要靦腆很多,沒那么開朗,但卻顯得更加早熟和獨立。
她和奶奶的關系很親密,甚至超過了和父母。
畢竟奶奶才是陪伴她時間最長的人。
小時后家里經濟不寬裕,奶奶的錢自己舍不得花,都給她買衣服,買零食,把所有愛都給予了她。
可是去年奶奶去世了。
冉小琴忽然感覺自己的世界仿佛空掉了一半……很久很久,她才從奶奶去世的情緒中走出來。
她經常想起。
經常夢到奶奶。
“夜空中最亮的星,能否聽清,那仰望的人,心底的孤獨和嘆息……”
歌聲鉆進耳朵,鉆進心靈。
她仿佛再次看到了奶奶的音容笑貌。
奶奶你聽到了嗎?
我想你!
她在心中吶喊。
她起身,走向陽臺,望向夜空……可惜,城市的夜空,看不到星星。
……
邊防區。
戰士們在這里為祖國筑起堅固的防御線。
犯我中華者!
雖遠必誅!
星空下,哨崗上,站崗的士兵身體繃得筆直,如鋼槍利劍,正如華夏五千年的風骨氣節。
寒風獵獵。
高原地區的夜晚溫度很低,但他們不動如山。
鮮艷的五星紅旗在強風中獵獵作響,迎風飄揚。
夜寂靜無聲。
營房中。
剛換崗下來的士兵哈著氣搓著手,讓自己暖和一點。可能是環境太惡劣的緣故,他們的嘴唇和面部皮膚干燥龜裂。
看著都疼。
可以想象那如刀的寒風是如何一點一點把他們刻畫成這副模樣的。
邊防的生活很枯燥。
他們會趁著換崗下來吃夜宵的這段時間聊聊天,玩玩手機。
正好看到《快樂合唱團》,聽到《夜空中最亮的星》。
“夜空中最亮的星,能否記起,曾與我同行,消失在風里的身影……”
祖國河山無恙。
人民幸福。
因為曾有無數先輩戰士守護在這里。
他們寸步不讓。
聽到歌聲,戰士們想起了那一位在這片土地上揮灑熱血的先輩。
然后全員起立。
走出營房。
列隊。
稍息、立正,仰望星空,行軍禮!
曾經他們以身為墻,鑄起華夏防線,捍衛我華夏之國土。
“前輩們!我們會替你們守好祖國的大好河山!”
戰士們的聲音響徹空曠的邊防大地,隨著風,飄向遠方,飄向祖國廣袤河山,飄向萬里星空。
他們不會唱《夜空中最亮的星》。
不然,
這一晚,
寒冷的雪山之巔,將響起最莊嚴的歌聲。
寒風呼嘯而過。
他們身軀如鐵板。
軍禮莊嚴肅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