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封神演義》的開篇古風詩篇幅實在有點長。
改編版直接從正文開始寫。
“成湯乃皇帝之后,姓子氏。”
簡單介紹商湯如何討伐夏桀,建立商朝,享國六百四十年,傳至紂王而亡。
紂王有太師聞仲輔佐朝政,有武成王黃飛虎鎮國。
文足以安邦。
武足以定國。
紂王三宮后妃德性貞靜,柔和賢淑,紂王坐享太平,萬民樂業,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一日早朝,臣子商容進言。
“明日乃三月十五日,女媧娘娘圣誕之辰,請陛下駕臨女媧宮降香。”
次日紂王乘輦而出,隨帶兩班文武,往女媧宮進香。
女媧宮中,紂王見女媧圣像,容貌端麗,瑞彩翩躚,國色天資,竟生出褻瀆之心,神魂飄蕩,自思:“朕貴為天子,富有四海,縱有六院三宮,并無此艷色。”
于是命人取來文房四寶。
做詩一首。
揚言“取回長樂侍君王”。
毫無虔誠,褻瀆女媧。
女媧得知后大怒,降罪紂王與商朝,命千年狐妖等三妖禍亂商朝。
而紂王不知自己自己的所作所為竟已獲罪女媧,還在下界對女媧朝思暮想。
思而不得。
聽信讒臣之言,下旨選妃。
第一回便在此結束。
蘇晨暫時只上傳了一章。
但這一章信息量巨大,讀者們看完后,瞬間就炸了。
“還是原來的味道,還是原來的配方。”
“歷史+神話,二者融為一體。”
“主線已經確定出來了,鳳鳴岐山,西周已生出圣主。很明顯接下來的劇情便是西周如何顛覆商朝,但這其中還夾雜著女媧諸神,有意思有意思!”
“伏羲、炎帝、軒轅……《西游記》筆下的宏大世界觀不就展開了嗎?”
“臥槽!!!看完第一章,我渾身都是雞皮疙瘩。”
“快更新啊!!急死個人。”
在處理《封神演義》的時候,蘇晨有意在某些地方讓其世界觀和《西游記》接軌。
這就給人一種渾然一體的感覺。
而且和西游記類似的是,運用一定的歷史觀念、政治觀念,讓這本書既有神話體系的抽離感,又有一種基于史實的真實感。
這種虛幻與真是,假假與真正的故事模式,保證了代入感,同時也給人以新鮮感和神秘感。
《封神演義》以武王伐紂為時空線索,以紂王進香為開端,到周武王封列國諸侯結束。
其中精彩的故事舉不勝舉。
諸如哪吒鬧海、姜子牙下山、三搶封神榜、眾仙斗陣斗法……
其精彩程度絕對和西游記孫悟空被鎮壓五指山以前,一樣精彩。
在《封神演義》之前,華夏的神話傳說是比較松散的。
這本書出現后,神話傳說第一次以比較體系化的方式被整合起來。
絕對是史詩級別的神魔小說。
《封神演義》發布后,青龍第一時間幫助蘇晨完成了相關電子簽約流程,然后修改了簽約狀態。
簽約狀態一改。
瘋狂的打賞紛至沓來。
百盟!
千盟!
一百黃金大盟!
五百黃金大盟!
《封神演義》再次創造了盤古中文網的打賞記錄。
《西游記》上傳首日一百黃金大盟,而《封神演義》因為有《西游記》作為鋪墊,再加上他們的世界觀存在著緊密聯系,很多西游老讀者都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