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翻過河就到,可把他坑慘了。走了快半個小時才走到。
來到公社,觀察了一下四周,發現沒有人,便將其中一個籃子收進了空間里。然后將空間里的河蚌拿出來放進剩下的一個籃子里,上面蓋上一些雜草遮擋著。
別說,還真的挺重的。
來到集鎮上已經有陸陸續續有一些人在擺攤了。
這個時候是不允許私人買賣的,只允許賣到供銷社,不然就屬于投機倒把。
但是會允許農戶將家里用不完的東西和別人置換。而且量也不允許太大,以物易物。
至于私底下是什么情況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幸好這里是農村,所以管控的沒有那么嚴格,只要不過分就行。
拎著籃子,江小川不熟悉情況,所以還是先觀察一下。一條街上零零散散做早點的商戶,這些商戶都不是私人的。
也有一些私人攤位存在,可能天快亮了,這些正忙著將東西放在地上。
江小川打量了一下,基本就是瓜果蔬菜,和雞蛋和魚之類的。而且量也不是很大。被分成一小把一小把的擺放在地上。
看著街上擺放的東西,江小川疑惑了。不是說物資短缺嗎?這擺攤的還不少呢!那自己這點河蚌能賣的出去嗎?
其實這也不能怪他想錯了。要知道,這個公社是附近方圓十幾里的聚集地。每個村子或多或少來幾個人,這就人多了。
說人多,也就二十多個人而已。只是攤位和攤位之間拉的距離比較遠,所以感覺人多。
轉悠到供銷社門口,發現供銷社都已經開門了,大門左邊是一個攤位,上面擺放著半扇豬肉。屠夫正在分解著豬肉。
江小川想了一下,忍不住誘惑,跑去問了一下價格。
屠夫頭也不抬的回答了一句“六毛一斤”
聽到這個價格,江小川心里不禁感嘆這個價格真便宜,但是現在他手里也沒有錢,只能等有錢的再來買。
但是他忘記了一件事,就是這個年代買東西是要票的。買多少肉就是多少肉票。買糧食要糧票,買布需要布票等等各種票據。
“謝謝。”隨口道了一聲謝,便轉身離開。
正在分割肉的屠夫聽到他的那句謝謝,愣了一下,因為在農村這里不求人的時候,一般沒人會和你說謝謝。
不過他也沒有多想,繼續分割著他手里的豬肉。
出來的他在街上晃悠了一會,就看到一個在賣陶鍋的人,一個水缸和幾個大大小小的陶鍋。
他趕忙向著對方走去,擺攤的是一個四十多歲的大叔,一身灰色的勞動布。
“叔,你這鍋怎么賣的。”他指了指一個直徑三十公分左右的砂鍋問道。
大叔看來他一眼,簡短的吐出幾個字。“一塊五。”
江小川心里嘀咕了一下“嗯,也不貴,這要是放在后世,怎么也值個好幾十快。”
“那陶碗呢?”隨后又指著和大海碗差不多大的陶碗問道。
“一毛二”得,大叔還是那么的惜字如金。
“大叔,你看,我能拿這個河蚌和你換嗎?”說完,他從籃子里拿出一個大河蚌,看著對方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