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四世同堂
史熠爺爺奶奶從國外姑姑家探親歸來。
也許他們在國外呆久了,身上有一種獨立,自由的氣質,富有書香門第的韻味。
奶奶一頭白花花的銀絲,燙成波浪卷,戴著金絲邊眼鏡,眼鏡上掛著金絲鏈,穿著棉麻連衣裙,優雅大方。
爺爺穿著整齊的灰色西裝,白色襯衫,灰色馬甲,戴著黑框眼鏡,頭上戴著鴨舌帽,時尚簡潔。
他們倆走在路上,就是一道秋日里最炫的風景,像及了米蘭時裝周,找不出一絲不合適。
爺爺奶奶笑起來慈祥和藹,笑聲洪亮,說話干脆有帶幾分柔和。
聽史熠說爺爺奶奶的是大學教授,這些年在國外,住在史熠姑姑家。
奶奶進門就拉著我的手,夸我識大體,懂禮貌。
笑瞇瞇拿出一個緊致的紅木盒子,里面放著一古董項鏈:“園兒,這是當年爺爺給奶奶求婚時的信物,奶奶把他送給你,希望你和我寶貝孫子幸福,安康。”
爺爺笑著點頭,花甲之年,爺爺滿眼都是奶奶,我被他們的愛情亦或者親情感動。
我爺爺奶奶過世得早,也許我從小沒有爺爺奶奶,也許是隔代親,我對爺爺奶奶格外親膩。
我接過項鏈,很漂亮,做工精細,因為是古董,我不懂,但是價格應該不菲。
雖然我很喜歡,可是這是爺爺給奶奶的信物,象征他們的愛情,我不能收。
“奶奶,這是爺爺給您的愛情信物,雖然我非常非常喜歡,但是我不能收。”
奶奶聽了我的話,看了爺爺一眼,然后哈哈大笑:“傻孩子,什么愛情不愛情,磕磕碰碰,攙扶到老就是愛情最好的結局。”
奶奶又拿出一個精致,黃燦燦的金鎖送給我兒子。
也許是教養,也許是禮貌。
他們并沒有第一時間抱重孫,看望重孫,而是先感謝爸爸媽媽把我教育得很好,感謝我到他們家,感謝我生了他們的重孫。
禮物也先給我,再給重孫。
整個過程沒有一絲讓我感到不舒服,他們的為人處世之道,找不出一絲不妥。
爺爺奶奶寒暄片刻后,各自回房間休息。
晚飯后,我們在院子里擺起供桌,我在乳白色瓷器花瓶里插了幾支桂花。
桌上放上月餅、石榴、蘋果、瓜子、紅酒、。。。。
吃的、喝的、聞的、看的,應有盡有。
皎潔的月光溫柔的灑滿整個挺院,地上好像鋪了一層雪白的霜,微風拂過,泛起陣陣花香,聞著有些醉意。
我們圍著供桌,吃著美食,聊著家長里短,奶奶講述動人的故事,看著又圓又大的月亮,一片和諧。
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叔叔阿姨,我和史熠,寶寶,此時此刻就是幸福最好的詮釋。
我覺得幸福的日子,不是驚艷,不是繁華,而是遠離喧囂,邂逅一種安靜的美好。
這也許是我人生中最開心,最幸福的日子。
娘家,婆家,生我養我的,我生的,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都在我身邊。
集萬千寵愛于一身,集世界最幸福于此。
秋天的夜越來越涼,爺爺奶奶路途奔波,早早的回房間休息,寶寶也喝了一瓶奶粉后滿足的進入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