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一首,喝一杯,喝的都是大理啤酒。
啤酒號稱啤水,對酒量好的人來說只是解渴,但對于他們剛剛接觸酒的少年男女來說,也是很醉人的。
包志借口上廁所,在半路一棵大樹下狂吐幾大口,美味的晚飯都白吃了。吐完之后他趕緊四處看看,還好沒有認識的人出沒,不然丟底了。在廁所里洗了把臉,清醒了許多,邁開自信的步法回卡拉OK廳。
楊雪喝了幾杯啤酒,臉發燙,不敢繼續喝了,不知怎么的,忽然感覺唱歌有點吵,于是也起身上廁所,王仙芝問需不需要作伴,她說不用。
包志進來,楊雪擦肩出去。
包志一進來,王仙芝就大聲道:“趕緊喝你剛才欠的酒。”
包志來不及坐就把酒一口干了,空杯子對著大伙得意洋洋的道:“一杯小啤水,對我來說太簡單。”
楊開永指著他道:“一會酒勁上來,你就知道小鍋是鐵打的。”
包志哈哈一笑,道:“你呀,太小看我了,你顧好自己吧,別吐得跟狗似的。”
說的大家都笑了。
喝酒之后,平時話少的,靦腆的,今天都放開了,爆發了。
不管在什么場合,酒精都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只要不醉,氣氛就很熱烈。
楊雪出去就沒有回來。
孫洋看她一直不會來,也放下話筒溜出去了。
歌廳的外面是一條綿延的鄉村公路,路邊種著清一色的柏油樹。
今夜月半圓,預示著一場離別。
楊雪一個人邊走邊仰面看著半圓月,心里不覺出現蘇東坡膾炙人口的詩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時古難全。”
要是沒有離別,該有多好?
初中三年,轉瞬即逝,熟知的老師同學將會遠去,未知的老師同學馬上到來。
今日的離別,是為了明日更好的相聚,是真是假?
高中?初中?有什么不一樣?不都是讀書學習?
想著想著,一個人已經沿著公路邊走了好遠。
楊雪背后傳來孫洋的聲音:“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楊雪停下步子,轉過身看著孫洋:“你跟蹤我?”
“我看你很久沒有回來,擔心你,所以來看看。”孫洋很關心她,她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他。
“我剛才忽然覺得很吵,所以來安靜安靜。”楊雪轉身繼續走。
“離別在即,難免傷感。”孫洋跟著走。
“你頭暈嗎?”楊雪看他喝了不少啤酒,怕他喝多了。
“不喝白酒,我問題不大。”孫洋顯得很自信。
“看來你是大酒量。”
“我爸說,男人得會喝酒,不然以后很難混。”
“你爸也喜歡喝酒吧?”楊雪推斷。
“對,我爸接待比較多。”孫洋父親和政府人員接觸較多,喝酒也是家常便飯。
“我爸也喝酒,但喝得不多,也不準我喝。”楊雪的父親在家從來不喝酒。
“你是女生,父母肯定不給喝,你要是男生,估計你爸也和我爸一樣了。”孫洋大膽的推測。
“可能是的。”楊雪不否認,男女有別,父母的教育也是不同的。
“我們算不算長大了?”孫洋很認真的問道。
“我們自己認為長大了,父母認為我們還是孩子。”楊雪說出不同角度的感受。
“你認為我們長大了?”孫洋繼續問。
“是的,算長大了。”楊雪回答得有些猶豫。
他們哪里算長大,他們還是少年。長大,只是他們的期望。
“那我能不能,能不能喜歡你?”孫洋的聲音忽然很小,在一陣夜風里消散。
“我們一直都是好朋友。”楊雪笑著回答。
她應該沒有聽清孫洋說什么,因為答非所問。
我說的話你聽見嗎?是不是風太大,我的聲音被淹沒了?孫洋暗暗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