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你這小體格還揍人,還揍了三個?”劉潔邊笑邊說。韓敘這時個子還不到一米七,又偏瘦,實在不像能打架的樣子。
韓敘撇撇嘴,懶得理劉潔。這女人牙尖嘴利,刻薄得很,倒是心腸不壞,高中跟韓敘同桌兩年,兩人互相諷刺斗嘴,關系不錯,后來文理分班的時候去了文科班。
李恒在一旁對韓敘道:“實話實說,你確實不太像能打架的樣子。”
“教訓幾個小混混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成就,算了算了,懶得跟你們解釋,我的書呢?”
李恒把韓敘買的書放在桌子上,其中一本是《量子力學》,還有一本《相對論》,“你買這兩本書干嘛?”
“學一下里面的數學方法,我聽說相對論的數學不是很難,高中生就能懂,買來看看。”韓敘買這兩本書當然不是為了學數學,他只是想再驗證一下上一世是否真實存在。事件發生可能是隨機的,因此上一世發生的事,重生之后未必會再發生,但物理定律應該不變。上一世作為高能物理的博士,即便十多年沒碰物理,對量子力學和相對論這樣的基礎理論還是有著清晰記憶的。
韓敘坐在座位上,先在紙上默寫了洛倫茲變換公式和薛定諤方程,又寫出了光速常數2.997…10^8,和普朗克常數6.6260701510^-34。然后開始翻書對照,公式好像都沒什么問題,后面的推導也跟以前一致。至于兩個常數,光速好像差不多,后幾位數字韓敘本來就記不清了,可是在《量子力學》里記錄的普朗克常數竟然是6.6260912410^-34。
按說這個數
(本章未完,請翻頁)
字差距不到萬分之一,似乎沒什么大不了的,可是這涉及韓敘腦子里曾經經歷過的未來三十年,到底是真實的還是夢境。在韓敘的設想里,如果上一世的經歷是真實的,那么他學過的物理定律跟現在的時空就是一樣的。那根據基本邏輯推斷,如果他學的物理定律跟現在時空不一樣,那么上一世的經歷就只是場夢而已。可現在公式沒變,但物理常數差了一點,這算怎么回事?
韓敘之所以能清晰的記得普朗克常數,是因為上一世看過一個網上辯論,起因是有人問普朗克常數到底是多少,因為維基百科給的數字是6.6260701510^-34,但谷歌給出了另外一個數字6.6260700410^-34。有人說谷歌不會出這種錯誤;有人說沒差多少,科學上本來這個常數就測不太準,多年來已經改過幾次了;有人說這是宇宙基本常數,差一點點都可能導致生命無法產生;有人反對說查看了很多資料,谷歌就是錯了,當前世界公認的就是維基百科列的數字;有人說這個常數就是在不斷增加……眾說紛紜不算,還逐漸演變成到底是非盈利機構因為無私而更權威,還是盈利公司因為更多資源而更權威。
韓敘倒不關心哪家公司更權威,現在九十年代剛開始,兩家公司都還沒影兒呢,甚至也不太關心普朗克常數變大,他更關心這到底說明什么。上一世到底是真實存在過的嗎?
好在公式還都沒變,說明自己所知所學都還有用。正胡思亂想著,忽然聽見有人大叫,旁邊劉潔又在悄悄扯他的衣服。抬頭一看,原來英語老師正對著自己怒吼:“那位同學你站起來,你叫什么名字?上課不聽課,叫你回答問題都聽不見,你不好好學習不要耽誤別人學習。”
雖然老師不認識韓敘,但韓敘卻認得面前這個暴躁的老頭,趙老師是他們班的英語老師,平時經常笑瞇瞇的,卻時不時暴跳如雷,經常趕學生出去罰站。果然,見韓敘半天沒反應,老頭憤怒的大吼,“不學習你給我滾出去,到外面站著,快點快點,別耽誤別人時間。”
韓敘腦子一片亂麻,自知理虧,也沒爭辯,起身走到教室外面。上午第一節課,整個學校都很忙,走廊上空空蕩蕩的一個人影也沒有。韓敘努力晃了晃頭,試圖甩掉亂七八糟的思緒。這時班主任蔣老師走了過來,見韓敘站在門外,問道:“怎么站外面了?”
“上課沒專心,趙老師讓我站外面思過。”
“還思過,你好好反省一下吧,剛考上高中就不好好學習了。我看你中考成績也是勉強才考上實驗的,你知道你有多幸運。怎么還不知道珍惜?就算你不指望考個名牌大學,總不能浪費了這個位置。”
“好的,一定珍惜,下次注意。”韓敘認錯態度極好,重生之后的心態還是中年,面對老師的批評完全不像少年時的反叛。
班主任的眼里卻覺得韓敘只是嘴上油滑,畢竟十六歲的少年,帶點叛逆反抗才正常,尤其是剛被老師趕出教室的學生,“你別不當回事,學習是為了你自己好,……(省略三千字),好好站這反省一下。”韓敘覺得很無辜,自己認錯態度那么好,還要被嘮叨十幾分鐘,不過蔣老師苦口婆心,也算負責,也只能不斷點頭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