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098戊辰太歲趙達將軍
戊辰太歲趙達將軍,趙姓名達,生于三國時之河南(今河南省地區),六十甲子神之五,戊辰年當值之神,道教信奉的趨吉避兇之本命神,掌戊辰流年運程與禍福。
趙達少年時跟隨漢朝侍中單用學習方術。精通計算之術,深究九宮格之原理,一旦遇到問題,計算可得。趙達用思精密,謂東南有王者氣,遂脫身渡江,投身于吳主孫權。治九宮一算之術,究其微旨,應機立成。能計飛蝗。射隱伏,無不微中,對問若神。
孫權每有出征,趙達常要預測成敗,每言必中。后趙達預測自己歸天之期,精確到某年某月某日。十日一到,趙達仙逝而去。據說孫權曾向趙達學習方術,但趙達視作天機秘密,不肯輕泄。故孫權有意怠慢,一生未出任官職。
卷之099己巳太歲郭燦將軍
己巳太歲郭燦將軍,郭姓名燦,生于明代安陽(今河南省安陽市),己巳當值年之神,六十甲子神之六,道教信奉的趨吉避兇之本命神,掌己巳流年運程與禍福。六十甲子,即用十天干與十二地支循環相配,共有甲子、乙丑、丙寅等六十對,每六十年為一輪。古代中國人民制定天干地支的理論,應該有觀察和實踐基礎,不是閉門造車弄出來的概念。
郭燦之父郭樸,出身進士,曾被命為編修。郭燦繼承家學,孝順父母,得宗族人共同贊譽。
郭燦中舉初任直隸知府,由于鄰近地區盜賊猖獗,郭燦認為不能待盜賊臨城剿滅,必須先下手,于是立刻選拔精銳的將士,乘其盜賊不備一槐殲滅。郭燦對盜賊冷酷無情,但對百姓寬以待人,民事糾紛問題主張寬嚴適當處理,秉正執法。道經載:太歲為兇煞之神的首領,相當于玉帝的欽差大臣,每年輪換一位太歲星君,代天巡化。按照口訣推算,若有眾生其生年有刑、沖、克、害、破太歲的,其年必有大災難,謂之“犯太歲”。民諺稱:太歲當頭坐,無福恐有禍。
卷之100庚午太歲王濟將軍
庚午太歲王濟將軍,王姓名濟,生于宋代深州饒陽(今河北省饒陽市),庚午年當值之神,六十甲子神之七,道教信奉的趨吉避兇之本命神,掌庚午流年運程與禍福。
開寶年間,王濟之父王恕任秀州知府。當盜賊起,城池失陷,王恕被殺。王濟扶柩痛痛哭,并發誓為父報仇。盜賊震撼,釋放王濟。王濟藏父尸于山谷,向討伐盜賊的軍隊元帥朱乙獻策配賊。后其母去世,護骨回饒陽。深州太守將王濟的事跡上奏,太宗召見了王濟
王濟性格剛烈正直。先后任臨河主簿、大理丞、鎮州通判。因不畏權貴,秉公執法,遷監察御史。大中祥符三年升任洪州知府,兼江南路安撫使。王濟親自監督官吏賑災,并上奏太宗,提出吸收賢良,遠離諛臣,停止非急需工程等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