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戌太歲施廣將軍,施姓名廣,生于明代桂平(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平縣),甲戌年當值之神,六十甲子神之十一,中
(本章未完,請翻頁)
國民間信仰和道教信奉的趨吉避兇之本命神,,掌甲戌年運程與禍福。
施廣將軍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科考中舉人,出任訓導。施廣自幼胸懷宏圖大志,豪爽仗義,好打抱不平。雖然家境貧寒,但行為端正,愛財有道。曾路拾金錢,卻毫不動心,原物歸主。成年后勤奮學習,博通經史,生活刻苦,行為謹懼,一絲不茍。任訓導后制訂了完整之學事教規,嚴格執行,克舉若師儒。師道尊嚴,誨人不倦,名師出高徒。施廣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表率,使學生們心悅誠服。由此各個學子奉施廣為楷模,勤奮學習,行為謹慎。培養出一批棟梁之才,為國家、民族發展做出貢獻。施廣在告老還鄉之際,捐獻出全部積蓄,受到鄉鄰人等一致的推崇和稱頌。
卷之105乙亥太歲任保將軍
乙亥太歲任保將軍,任姓名保,生于明代建寧府(今福建省建寧縣),乙亥年當值之神,六十甲子神之十二,道教信奉的趨吉避兇之本命神,掌乙亥年運程與禍福。
任保二十二歲鄉試中舉,任建寧府同知。時倭寇侵犯邊境,任保統兵,同倭寇展開戰斗,將自己之姓名書寫在身體的背部、腹部及手族上,曰:“決死戰斗,是我所珍貴的。但是我的身體是父母生養的,不可隨意拋棄。寫明自己的名姓,只是希望死后得到收葬而已。”任保之狀語感動了士兵與民眾。不但如此,任保還與士兵同吃同睡,有時數日不進食。有時野外露宿于沼澤泥潭之中。任保統率軍隊,兵勇將猛于海上一鼓擊敗倭寇。任保后患外瘡(痔瘡的一種)疾病之時,突傳倭寇再次來犯消息,任保簡單處理好外瘡,立刻出海準備迎擊來犯之敵。當時,海上狂風大作,波浪滔天,南方人多熟悉海洋,皆大驚失色,而唯有任保意氣風發,舉劍直指倭寇船隊,將其搗毀,并且俘獲和斬首百余人。次年,倭寇平定,任保升遷為山東布政使參政。
卷之106丙子太歲郭嘉將軍
丙子太歲郭嘉將軍,郭姓名嘉,字元禮,生于元代濮陽(今河南濮陽縣),丙子年當值之神,六十甲子神之十三,道教信奉的趨吉避兇之本命神,掌丙子年運程與禍福。
郭嘉將軍,為人為人慷慨,仗義疏才,胸懷大志。由國子生登進士第,授林州判官,歷任翰林編修、廣東帥府經歷、京畿漕運副使、監察御使,擢廣寧路總管(治所在今遼寧省北鎮縣)。
時遼東地區盜賊猖獗,社會動蕩不安,生靈涂炭,十室九空。郭嘉獨治孤城,在內無積蓄,外無救援之危急情況下,郭嘉毅然竭家所有衣服財物,用以獎勵守城的義士,鼓舞將士’民族英勇護城。盜賊遣使脅降郭嘉,要他棄城投降。郭嘉殺盜賊來使,開門督戰,終因寡不敵眾,力竭而壯烈犧牲。朝廷封賜郭嘉為“忠烈”,人們緬懷這位頂天立地的英雄,故每年虔誠奉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