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申太歲毛梓將軍,毛姓名梓,字子廉,生于金代臨潢長泰(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東南波羅城),庚申年當值之神,六十甲子神之五十七,道教信奉的趨吉避兇之本命神,掌庚申年運程與禍福。毛梓生性勇猛,十八般兵器無一不通,尤善使用弓箭。遼代時,社會動蕩,狼煙四起,各地盜寇乘機紛紛群起,為平定天下,朝廷招募勇士,毛梓應招,并因抓捕盜賊有功而被授予東頭供奉之職。
金太祖完顏旻天輔四年(公元1120年),朝廷在臨潢貼榜招募,毛梓積極相應。率二千六百戶應募歸順。朝廷命毛梓率領這些部眾。天會三年(公元1125年),毛梓授予上京副留守,不久,又兼管鹽鐵事務。天眷年間(公元1138-1140年),授予燕京麴院都監。毛梓在臨潢鎮守十余年,大小官吏和庶民百姓始終如一日信任他,敬畏他,熱愛他。
卷之151辛酉太歲石政將軍
辛酉太歲石政將軍,石姓名政,字正卿,生于元代河南(今河南省內),辛酉年當值之神,六十甲子神之五十八,道教信奉的趨吉避兇之本命神,掌辛酉年運程與禍福。
元泰定年間(公元1324--1327年)任萬泉(今山西省萬榮縣)縣尹(一縣之最高長官)。石政性格生就剛強正直,反對奢華,虛榮享受,對阿諛逢迎權貴者,深惡痛絕,對下一視同仁。為官堅持原則,勤政愛您,謙虛謹慎,廉潔奉公,嚴守道德規范,其品行異乎常人。
石政善于教化平民百姓,待人仗義,耿直不屈,處理各類糾紛和罪錯,公正無私,草滿囹圄。時值災荒之年,民不聊生,哀殍遍野。石政痛惜百姓開庫房存糧,賑濟災民。煮粥送藥,使百姓得以活命。
卷之152壬戌太歲洪充將軍
壬戌太歲洪充將軍,洪姓名充,又名鐘,生于明代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壬戌年當值之神,六十甲子神之五十九,道教信奉的趨吉避兇之本命神,掌壬戌年運程與禍福。
洪充在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科舉進士,任刑部主事,遷郎中,奉命安輯江西、福建百姓。
弘治(公元1488--1505年)初年,遷為四川按察使,又歷經江西和福建的左右布政使,擢升為右副都御史,巡撫順天,整飭薊州(今天津市薊縣一帶)邊境防御,增筑塞垣,減少秋冬駐防兵力,每年節約防御軍費達數萬兩,并在地區沿河開鑿水渠,屯種養兵。正德(1506-1521年)初年,督漕運,升任右都御史,又改掌管南京都察院,升遷為刑部尚書、掌管刑部事務。正德五年(1510年)春,湖廣(指今湖北省、湖南省和廣東省、廣西省部分地區)盜起,洪充制定了破賊方略,將盜寇全部捉拿歸案,以功迸太子太保。不久,洪充要求辭官回鄉。嘉靖三年(1524年)卒,謚襄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