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240祿星文昌
祿星文昌,道教稱祿星文昌,中國民間供奉之吉祥神。掌文運利祿。
祿星乃由一顆星辰演化而來,位于北斗七星的正前方,總與北斗七星相伴升起。北斗七星正前方這六顆星統稱文昌宮,里面最末一位就乃主管官祿之祿星。《開元禮》云,朝廷欲在立冬后亥日祀司中、司命、司人、司祿于國城西北。祿星掌祿。《史記·天官書》云:“曰文昌宮:一曰是將,二曰次將,三曰貴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祿。”東漢緯書《春秋佐助期》云:“南斗主爵祿,神名帙瞻,姓拒終。”封建社會以科舉取士,士人一旦中第,便可做官發財,光宗耀祖。對祿星之崇拜,有祈求文運之思想內涵。明代后,民間常將壽星與福、祿二星結合起來祭祀,合稱“福、祿、壽”,成為家喻戶曉,人人喜歡。延續至今之三福神。
卷之241麻姑元君
麻姑元君,又稱麻姑、壽仙娘娘、真寂沖應元君、虛寂沖應真人,十六國時期后趙(羯族首領石勒建立的政權)將軍麻秋之女。一說唐朝時人,黎姓,字瓊仙,先入宮為宮人,后在麻姑山丹霞宛陵洞天(相傳在江西南城縣城西,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修道。葛洪《神仙傳》曰為仙人王方平之妹,建昌人,于牟州東南姑余山(今山東煙臺市牟平區)修道,為上真元君之亞。道場位于麻姑山(現屬江西省撫州市南城縣),道教及中國民間信仰之女神。
多數學者認為麻姑元君乃東漢時王方平之妹。傳說東漢桓帝神仙王方平降臨于江蘇吳縣一個名叫蔡經人家里。蔡經家人事先好預備豐盛宴席,迎接神仙降臨,鑼鼓聲音響起王方平,頭戴遠游冠,身著朱衣,五彩紳帶,背掛寶劍;乘坐羽車,五飛龍拖車而至。王方平遣使者,請麻姑赴宴,鑼鼓聲簫之聲起,眾官簇擁而至,衣著錦繡,光彩奪目,手似鳥爪,頂中作髻,發垂腰際,自稱已見東海三次變為桑田。王方平設宴招待,麻姑撒米祛穢,其米皆化為珍珠。
卷之242文財神比干
文財神比干(公元前1125--前1063年),子姓,沫邑(今河南省淇縣)人,封于比邑(今山西省汾陽市),故稱比干,又稱王子比干,商王文丁之子,商王帝乙之弟,商紂王帝辛之叔父(一說紂王兄弟),殷商王室之重臣,道教尊為文財神。
比干幼年聰慧,勤奮好學。二十歲授以少師,輔佐商王帝乙,主張“民本清議,士志于道。”受其兄帝乙托付輔佐商紂王帝辛,主張減賦輕徭,發展農牧業,提倡冶煉鑄造,富國強兵。比干歷經兩朝,忠君愛國,為民請命,敢于忠君愛國直言勸諫。比因諫,帝辛于戊寅三十二祀冬將其殘殺。比干從政40多年,終年63歲。時周反,商周大軍對峙于牧野,商軍敗,帝辛摘星樓自
(本章未完,請翻頁)
焚身亡。比干忠君愛國之氣節為周人所敬佩,故追封比干為國神。周武王伐紂,天下大定,將比干遺腹子泉賜封于博陵(今河北安平縣),賜林姓,改名為堅,成為林姓始祖。唐太宗時期,追贈太師,謚號忠烈。《史記》云:“使后代知天地之所由成,人物之所自出。”財神之供奉,乃國人辟邪除災、迎祥納福一種美好愿望和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