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午給了張慕一個郵件,里面是一個配方改進計劃,張慕把配方轉發給了許辭。
許辭已經從一連串的失敗中穩定了局面,他已經坐穩了麗科集團公司總經理的職務,這個職務原來是許賦的,現在許賦只是副總經理,但是許賦仍然掌握了內銷,同時個人在許多子公司中的股份得到極大的強化,其中幾個公司中幾乎已掌握了話語權。
大部分人認為,在兄弟間的這場奪嫡之戰中,許辭贏得了名,而許賦贏得了實利,所以越來越多的人認為許賦將贏得最終的勝利,許辭雖然不錯,但姜還是老的辣,與許賦層出不窮的手段相比,許辭連招架都很困難。
當然也有一批人認為,許鶴似乎有意把整個公司拆分成兩半,由許賦和許辭各執一半,至于老三許頌,完全不參與公司經營,自己成立了一個網絡文化公司,做著自己想做的事。
只有許辭知道許鶴的目標并不在此,許鶴目前集中火力解決上市問題,只是對化工企業而言,上市之路十分難走,環保的問題太過敏感,明明麗科已經進入了排隊的序列,但是離正式的敲鐘卻是遙遙無期。
所以這個時候許鶴絕不可能自毀長城,做出拆分集團公司的舉動,連許辭都完全不能搞懂許鶴這樣做的目的,似乎是一種權宜之計,而真實的目的,也許只有許鶴自己清楚。
不過目前為止,上市的全部動作完全由許辭掌握著,整個上市工作的團隊全部是由許辭外聘,上市指導和財務審計則交給畢馬威和普華永道,整個上市工作對外嚴格保密,連許鶴都聲稱自己并不知道。
許辭節節敗退的過程,實際卻是他暗渡陳倉的過程——所有人都以為麗科是整體上市,但事實上,麗科只上市了其中一部分環保產品所組成的公司,所以上市公司的名稱并不是麗科集團而是麗科環保。
在麗科環保的股份結構中,集團公司占股30%,許鶴占股25%,許辭占股15%,許賦是10%,其余小股東和保薦機構占了20%,而此前在集團公司中,許辭的股份不足5%,許賦則占25%,這也是許賦一直認為自己能贏的最大優勢。
但實際上許辭的股份并不止此,他還通過代持協議,間接控制著一個保薦機構約4%的股份,加上崔真真手上的2%,這樣的話,即使集團公司出現什么問題,自己也能和父親牢牢的把握整個上市公司,把麗科的分裂危機一次性解決。
至于許賦所掌控的那些子公司,則全部都不在上市公司的范圍內,這些目前看似利潤很高的企業,幾乎都是麗科集團中污染最重的企業,許辭有意在上市以后將這些子公司全部改造,如果改造達不到目的,干脆直接關停。
所以目前萬事俱備,只欠上市,許辭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李小午身上,可是偏偏李小午這個時候出國去了,近期完全沒有回國的打算,許辭除了老老實實耐心等待,一點辦法都沒有。
當許辭把李小午跟他的說的關于病毒的危機告訴他的時候,他明白一個天大的機會已經放在他眼前了。
在此以前,許辭早就已經開始關注南方所發生的這場病毒危機,連歐洲的一些小報紙都在報道相關信息了,而民間流傳的則更為恐怖,據說可以預防該病毒的板藍根在一夜之間被買斷貨,買不到的人甚至去香港和澳門購買板藍根。
雖然有消息說,海東省海州市有意召開萬人馬拉松來來辟謠,但是許辭深深懂得一個道理,當正父有意辟謠某個事件的時候,就是說明問題已經嚴重到正父不得不引起重視的時候。
許辭覺得運氣很好,去年研制的消毒藥水說不定正好派上大用,但是另一方面他也很擔心,萬一這個消毒藥水對新病毒無效的話,麗科就會變成一個大笑話。
所以當張慕把相關情況告訴他的時候,許辭興奮的渾身發抖,這不僅僅是一個消毒藥水的問題,他更看重的是李小午沒有讓楊木單獨生產這個藥水,而是交給了自己。
在大局上,他所看到的東西當然要比張慕遠,如果病毒危機爆發后,麗科能在第一時間把專門用于抑制病毒的消毒藥水推出去的話,那將是一張無比巨大而響亮的名片,也是一個自帶宣傳外掛的廣告,這樣的下正面形象樹立以后,麗科進入上交所,幾乎就是不費吹灰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