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個事件的幕后指使者,幾乎可以確定是幽靈無虞。”
兩人點點頭,事實即使沒有這些動機,光憑直覺就可以猜出來是幽靈無疑。
“那么繼續分析,從理論上來說,能夠特別把木馬放進去的人,應該是楊達的人,但是楊達的職工要么是原來楊達留下的那一批人,要么是后來新招的本地工人,與幽靈發生聯系的可能性很小。”
“再說了,在楊達里面,實驗室是相對獨立的單位,即使是送檢的樣品,也都不跟實驗室的核心發生聯系,所以就基本可以排除幽靈利用楊達的人安裝木馬的可能性。”
“所以,問題應該出在實驗室的內部,而不是外面。”
張慕搖搖頭:“也未必,也有可能是幽靈買通了楊達的人弄得這個木馬,畢竟之前關于病毒基因圖譜的文章,你們已經在美國的雜志上發表過了,從那時候起,實驗室就被公諸天下,幽靈有足夠的時間收買楊達的人。”
“而且萬一幽靈是用其他的辦法不留痕跡的盜走了資料,卻故意留下一點蛛絲馬跡讓我們追尋到,其目得就是為了讓我們相互猜疑,相互防備,從而完全失去團結呢?”
劉勁的意見卻和李小午相同:“楊達一直由我在掌管,無論從業務上還是人事上,楊達最多跟ENG有點交流,跟總公司幾乎沒有什么聯系,所以幽靈收買楊達的可能性基本沒有,所以我也認為問題出在實驗室原來的人員中。”
張慕突然想起一件事情了,他問劉勁道:“你記沒記得,在我和趙紅衛還有孫兵交鋒的時候,孫兵拿出了一個清單,里面有實驗室新采購的每一個設備,這個消息源是從那里傳出來的?”
“你要知道,這些設備都很敏感,采購的渠道都很隱密,走得也不是ENG的大帳,而是楊達的帳,有些甚至根本就沒有走帳,這些甚至連實驗室里面的人都未必會清楚,他們又是怎么知道這么詳細的。”
劉勁剛想解釋,張慕先打斷了他:“我不是在懷疑你,我是要你好好想想,誰能夠這么詳細的接觸過這些東西,或者打聽過這些東西,誰就有嫌疑。”
李小午不以為然:“趙紅衛和孫兵我認識,我仍然不認為他們是幽靈,也不可能是幽靈的合作者,所以他們的渠道不一定跟幽靈的渠道一樣。”
“不過小慕提醒的很有道理,如果趙紅衛能夠通過某條渠道把設備清單了解的那么清楚,那么幽靈自然也可以通過某條渠道把木馬送進來,所以我們必須把這條渠道挖出來,看看到底是誰把信息泄露出去的。”
劉勁想了想:“設備的泄露比較簡單,只要通過財務,即使不通過內部的人,也可以了解到信息,當時孫兵掌握了ENG的財務,所以這個信息應該是通守財務取得的。”
張慕表示反對:“如果通過財務取得,那么清單的名稱就該跟財務憑證上的名稱一致,但問題是清單的名稱全部都非常專業,不是一般的人所能寫出來的,所以光通過財務,顯然是不夠的。”
李小午也覺得奇怪:“難道是內外勾結,會有這么多有問題的人嗎?”
張慕分析道:“所以這件事我覺得應該這么處理。”
“首先要做的是亡羊補牢,以后要把實驗室的網絡與外面的網絡隔開,不能真接通過實驗室的計算機系統直接接入外網。”
李小午立刻表示反對:“實驗中需要不斷的查閱資料,尤其是需要查閱境外的一些資料,所以這個不現實,不過我覺得你說的強化計算機系統的事很道理,但是得改進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