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靖嘆道:“歷朝歷代設立土地政策之始,都較為緩和,可是歷代以來都不曾解決土地兼并問題,往往是開朝之處,普通農民手上土地較多,而隨著時間推移,土地向地主手中兼并,并且越來越集中。
豐年的時候,農民還能憑借做佃戶,或者租土地過日子,可一旦到了災年,就會出現嚴重的饑荒問題,從而激起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我可以這樣說,歷代從來沒有真正解決土地被兼并和財富過去集中的問題,直到新政權成立后,將土地一律收歸國有,才徹底杜絕了這一現實。
光從這方面來看,我們的開國偉人確實深謀遠慮,高瞻遠矚,謀萬世基業啊!”
張慕點點頭:“二叔你這么一說,我覺得還真有道理,確實,我國農民有很深厚的土地情結,如果土地完全私有,必然會慢慢集中,最后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
兩人正討論的時候,夏青和羅家濤也上來了,見兩人討論正歡,不由的相詢,張慕把問題一說,夏青接道:
“民國政府的這條土地綱領是一條空政策,對普通農民沒有任何意義!”
張慕不解:“不會吧,我覺得很有道理啊,應該不是土地綱領的問題,而是具體執行這條土地政策的執行者的問題吧?”
夏青搖搖頭:“不論漢初、唐初、明初、清初,都經過大規模的軍事戰爭和人口銳減,所以在立國之初,幾乎可以把全國的土地均分一遍,尤其是明初,甚至出現了土地拋荒過多,鼓勵農民開荒的情況。
而清代從乾隆中葉,土地兼并現象已經十分嚴重,全國超過一半以上的土地被地主兼并,而到清末,由于饑荒,泊來品的輸入,使得底層農民更加貧困,土地兼并現象也更為嚴重。”
雖說民國政府起于武昌起義,但從清政府到民國政府,只是象征性的打了幾仗,沒有觸極到根本,如同剛才羅總說的,不象一場革命,而象一場禪讓。
皇帝被人紫禁城客客氣氣的請了出來,后來差點被張勛請回去,最后還被小日本拉到東北去搞了一個滿州國,那有這種不流血的革命?
而且從總體上看,全國人口仍然保持了增長的勢頭,失土農民數量劇增。
民國政府成立以后,并沒有急于解決廣大失土農民的問題,而是以這樣一個土地綱領承認了農民原來擁的土地權利,在農民本來就沒有土地前提下,這個綱領實際上是承認了地主們對土地的合法擁有權。
所以這不是一個土地綱領,而是民國政府向實際掌握土地的地主階層的媾和,從而換取地主階層對新政府的支持。
在這個土地綱領中,從清朝的極度貧困和愚昧中走出來的農民并沒有在民國政府得到任何好處,反而讓地主有更多的借口可以苛捐雜稅,可以把更快把土地聚集到自己手中,這樣的政權,農民怎么可能支持?”
夏青跟張慕提醒道:“魯迅先生在阿Q正傳中講的就是這樣的故事,革命之后,趙莊依然是趙莊,秀才和他爹成了革命黨,而阿Q依然一無所有,還稀里糊涂被砍了腦袋。”
陳平靖忍不住給夏青鼓掌:“夏小姐簡直是深入淺出,一針見血,實在高見,尤其是最后這個例子太經典了。”
這方面的夏青確實讓人不得不服。
只有陳世賢沒有心思聽這個,因為下山的時候,單飛雪仍然在挽在張慕的胳膊,他忍不住提醒:“飛雪妹妹,現在下臺階了,你還累嗎,要不要多休息一會?”
單飛雪搖搖頭:“剛才是張總拉我,現是我扶著張總,他的腿受過傷,